我们都听过马头琴牵动心弦的旋律,或是万马奔腾般激情高昂,亦或是悲悯悠长的旋律最摄人心魄产生共鸣。马头琴产生于北方游牧民族,其民间流传着非常感人的关于马头琴的故事。1、民间传说苏和是故事主人公的名字,苏和小的时候曾搭救过在荒野危在旦夕的小马驹,它浑身雪白是非常珍贵的白马。
蒙古马的传奇故事,总是被人们讲得神乎其神,尤其是那个经典说法:蒙古骑兵能靠马匹自己吃草,就完成超长距离的行军,横扫欧亚大陆。听起来像是某种开挂的游戏设定,仿佛蒙古马不吃粮食,照样能狂奔千里,蒙古人全靠这项黑科技征服世界。
“用笔墨养马,凭智性谈艺,以真情看人”,藉艺术与文学回返自然,也回返内心的梦幻之境。7月27日下午,“解域”以及“天性如此”——兴安水墨文献展揭幕暨新书分享会在良友书坊·塔楼1901举办。 《天性如此》是作家兴安新近出版的散文选集。
图为正在训练的安其乐和“护航”的父亲。孙沐野 摄 中新网锡林郭勒12月4日电 题:锡林郭勒草原上的8岁赛马冠军:“驾龄”5年,父爱“护航”作者 奥蓝 孙沐野连日来,一条《8岁男孩赛马勇夺第一,父母开车全程陪赛》的短视频在社交平台上引发大量关注。
还记得前一阵火遍全网的小马“缘生”吗因为缘分而出生因为大爱被留在了草原曾经它见证了草原上团结友爱的一段佳话(点击查看故事前情)而今它又传来了一个最新的消息它已被放归自然为此当地人们也为它举办了隆重的“放生”仪式佩戴“色特尔”为小马涂牛奶举行”萨察礼“为小马祈福在内蒙古人们对马赋予
央广网锡林郭勒12月4日消息(记者田凤元 见习记者刘晓祺)近日,在首届“蒙古马精神杯”中国马都锡林郭勒蒙古马超级联赛——内蒙古锡林浩特站宝力根苏木嘎查联赛中,8岁的赛马冠军安其乐身穿黑白花袍子、脚踩皮靴,驾驭骏马雪域驰骋的短视频一时间刷屏朋友圈,出色的骑技与飒爽的英姿,赢得网友大
探险家小传南丁骑马环游者出生于内蒙古赤峰的“牧三代”,在蒙古国生活、工作已经13年。爱好游牧、射猎文化,2021年12月21日,从蒙古国中央省孟根茂日图苏木出发,历时235天、7300公里,顺时针完成了骑马环绕蒙古国21省的探险,以实际行动践行、传承马背文化。
图为安其乐(中后方穿浅紫色马甲)和其他骑手你追我赶,雪雾漫天。塔拉摄中新网锡林郭勒1月28日电题:内蒙古小骑手安其乐的新年马赛作者奥蓝27日早上5时许,妈妈乌云苏德一叫安其乐的名字,他就从床上爬起来了。这天,他要以骑手的身份参加一场草原耐力马赛。
图为扎木杨扎布和“羽褐”。扎木杨扎布供图中新网锡林郭勒1月18日电题:锡林郭勒草原上的驯马人:我驯的赛马从不服输作者 奥蓝 菊娜 兰春萍日前,首届“蒙古马精神杯”锡林郭勒蒙古马超级联赛镶黄旗站的旗级比赛上,牧民扎木杨扎布的爱马“羽褐”又一次夺冠。
文|侯博士的笔记编辑|侯博士的笔记前言蒙古人素有“马背上的民族”之称。马在这个民族中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不仅是生活必需品,更是生产资料。蒙古人长期的生产、生活经历与实践,使他们崇尚马。这种思想理念必须深入到社会意识的范畴,深入到社会和文化的各个方面,才能构成丰富的马文化。
蒙古族是一个生于马背、长于马背的民族,他们世世代代都在草原上骑马放牧,以日月星辰为坐标,把老旧的岁月酿成一个个动人的故事。蒙古马是蒙古族心中的图腾,在蒙古族人们心中,马是草原人记忆深处的文明使者,是草原文化中的精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