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则“美团被爆杀熟外卖会员”的话题登上微博热搜榜。有用户发文质疑,美团对会员用户实施差别待遇。对此,美团外卖回应称不存在差异定价,会员配送费更贵与会员身份无关,是因为定位缓存造成预估不准;目前已成立专门团队,正在进一步沟通解决问题。
如今外卖行业的兴起,让各平台商家都实现了订单增长,同时外卖平台企业也是利润丰厚。近日,一则《美团会员割了谁的韭菜》,再次让美团成为舆论的焦点,更是因为不断提升的抽成站到了风口浪尖。美团会员和非会员,谁是会员都知道,点过餐在结算页面会明确显示打包费、配送费和其他相关清单。
在这快节奏的数字时代,大家都觉得科技应该给咱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结果呢?有些商家却开始利用大数据干坏事,拿咱们的钱。今天咱就来聊聊这个“大数据杀熟”的事儿,听听老百姓的心声。啥是“大数据杀熟”?简单说就是,商家对不同的消费者,尤其是老客户和新客户,定的价格不一样。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日前起草《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7月2日起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意见稿指出,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利用大数据分析、算法等技术手段,根据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的偏好、交易习惯等特征,基于成本或正当营销策略之外的因素,对同一商品或服务在同等交易条件下设置不同价格的,可以并处上一年度销售总额1‰以上5‰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我再也不用你了!”“这软件太坑人,必须卸载!”日前,“年轻人开始反向驯化‘大数据杀熟’”等话题登上微博热搜。不少福州市民表示,“大数据杀熟”并不是新鲜事,同一款产品或服务,老用户看到的价格反而比新用户高,难免让人觉得是被“割韭菜”了。
【新华网评大数据杀熟:不顾吃相,要改!】“会员配送更贵”引发热议,知名外卖平台被质疑大数据杀熟。美团回应,“与会员身份无关”,定位缓存偏差所致。但从众多网友的反应看,此番回应似乎并没产生足够说服力,甚至有网友直言:“吃饭的软件,吃相太难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