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哪吒之魔童闹海》强势领跑春节档,不光闹海,他还三不五时地“闹”上热搜榜。改编后的哪吒,无论是形象,还是性格,更具现代性,与原著迥然有异。事实上,在跟随佛教进入中国后,哪吒的形象有过几次“巨变”。他逐渐从扁平化的宗教角色渐渐蜕变为一个文学角色,人物也从一个糙汉变成一个幼童。
元宵节已过,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的票房纪录仍在不断刷新。到2月12日晚,电影票房已突破95亿元。电影在视觉特效方面的创新突破,来自“动画界的万鳞甲”——全国138家动画公司、4000多名动画人的合力托举。动漫产业的“创业史诗”如何写就?
随着《哪吒2》的爆火,哪吒这一形象又一次成为老生常谈的角色。哪吒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你了解多少?1.哪吒与石矶娘娘在《封神演义》中,哪吒曾与石矶娘娘有过一段故事。石矶娘娘是截教的女仙,她手下的弟子金大升被哪吒打死,石矶娘娘因此怀恨在心。她来到陈塘关,找到哪吒,企图报复。
《哪吒之魔童降世》里,龙族成了妖族,被囚禁在炼狱里。龙在东方,也就是中国的神话里都是神族,是权力的象征,是中国的一种精神文化。将他们的底子写成妖族,是对龙文化精神的侮损吗?之前好像有一个外国广告,因为将龙黑化就被下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