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客户端 | 实习记者 何蕊“在京剧表演中,手势很有讲究。叔叔阿姨跟我学,拇指搭住中指指根,食指用劲上翘,手形像兰花一样……”11日,在西红门养老照料中心一楼多功能大厅里,十余位“80后”老人有模有样地学习摆兰花指。还有几位坐着轮椅的老人,仔细听课。
“集美(姐妹),普信男真下头啊!”“那家的奶茶绝绝子,我们买点778(吃吃吧)。”网络流行语张口就来,花式打麻将,自制道具玩“羊了个羊”……一群平均年龄80岁的奶奶们紧跟潮流,个个都是“讲段子小能手”。以她们为主角的短视频,单条就有近300万网友点赞,频频登上热搜。
朋友们,大家好!在时代的浪潮中,每一代人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思考与选择。近期,一场关于“你会把父母送入养老院吗?”的采访在网络上引发了热议,而受访对象——一群朝气蓬勃的00后,他们的回答竟出奇地一致:“会。
将来我们变老后,部分人选择入住养老院养老,但很多人说不会入住养老院。那么,老人该不该入住养老院呢?入住养老院是不是真的代表子女不孝顺?养老院里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一个80零后,在养老院工作一年多,见证了养老院的点点滴滴,接下来我会把我看到的养老院里的真实情况分享给大家。
图①:北京市房山区普乐园爱心养老院院长闫帅(右)给老人介绍智能音箱使用方法。 吴可铮摄图②:山西省太原市阳曲县安宁养老院院长康轩浩(后)陪老人观赏月季花。 张华钰摄图③: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向阳区乐颐老年养护中心负责人石禹(右)陪老人下象棋。
70后还在奋斗,90后却住进了养老院!俗话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可随着社会意识形态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不再将结婚生子当成人生必不可少的环节。没有伴侣和孩子的牵挂,上海最早一批选择“打光棍”的女性已经开始将养老院当成自己度过余生的最佳去处。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很多人老了都会选择住进养老院,而且国家针对老人也有许多扶助政策,甚至大部分社区周边也会有许多老年食堂,一日三餐的价格非常便宜。但是最近却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老年食堂,却被年轻人“霸占”了。
街谈近日,杭州滨江区民政局推出“多代同楼”陪伴性养老项目,年轻人每个月只要交300块钱的管理费,并且为老人提供不少于10个小时的陪伴服务时间,就能够入住养老机构的免费标间,省去租房成本。据介绍,试点养老机构已有两批15人完成陪伴服务,第三批将招募15到20人。
住进养老院在不少人看来是老人们晚年的无奈之举。但最近,吉林一位38岁年轻的女子,却放弃了在北京的大好事业,回老家住进了养老院。很多网友调侃她这是“提前退休”,38岁正是闯的年纪,为什么放着好好的工作不做,却住进了养老院呢?
极目新闻记者 李贤诚通讯员 游迦迪“我以前体重只有九十斤,四年才长胖一两公斤。来到渝园以后,一年多的时间渐渐胖了快12斤。”10月31日,入住重庆泰康之家·渝园(以下简称“渝园社区”)已四百多天的赵行麟笑着在分享会上说道,自己一度想达到的增重目标在这里得以实现。
不是房租交不起,而是“养老院”更有性价比。最近一股养老风吹到了90后、00后身边。这届年轻人不租房,不买房,竟然直接住进“养老院”,一下子少走60年弯路。在我们的印象中,养老院是专门为老年人提供服务,但现在专门为年轻人打造的青年养老院,却火爆全网。
□蒋璟璟最近,“青年养老院”成为新兴话题。一群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打造的“养老院”,吸引另一群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来此喝咖啡、聊天、种地、晒太阳……进入所谓的“养老”状态。很多咖啡厅、酒吧、民宿、农家乐也都打出“青年养老院”的牌子。事实上,当下80后、90后还远没到要“养老”的时候。
今年,“青年养老院”火了。“青年”和“养老”这两个似乎很矛盾的词语组在一起,产生了一种奇妙的化学反应,副产品是流量和热度。随着“青年养老院”概念的火爆,西双版纳、杭州,包括长沙……全国各地开始出现各种“青年养老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