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 李倩)竹箩筐、竹篮子、竹蒸笼、竹簸箕、竹背篓......这些手工竹篾制品,曾是老百姓们家家户户必备的日常用品,承载着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是一个时代的印记。但随时代的变迁,竹篾制品逐渐被塑料制品替代,这项古老的技艺也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任娜 通讯员 路莎莎为进一步传承与弘扬民间传统手工技艺,丰富辖区内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活跃关堤乡“第二届”葵花节氛围,新乡高新区关堤乡8月29日上午在郭小庄游园观景台组织开展“巧手传承,编织美好”手工编织活动。
内容摘要:走进安龙县春潭街道天菇社区熊登廷的藤编工作室,他正忙着编织藤条工艺品。一根根藤条在他手里经过弯、折、穿、插、压、挑等多道工序后,一个精美的藤条果篮便编织完成。 “因为我们安龙是茶叶种植大县,所以采茶篓比较受欢迎,另外果篮也比较受欢迎。
来源:【嘉兴日报-嘉兴在线】今天下午,嘉兴经开区嘉北街道振兴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开展了第二期 “结结红编织班”开班仪式。社区二十余名编织爱好者参与了此次活动。编织班的授课老师是辖区有名的“编织达人”高磊阿姨,她是一名杰出的手工艺者,也是振兴社区的晨星志愿者。
近日,唐山市乐亭县乐安街道新光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了“指尖开出幸福花”手工钩织活动,带领大家领略“指尖上的艺术”。一枚枚小小的钩针在大家的手中上下翻飞,经过学习,一条条原本普通的毛线在居民手中变成了一件件精美的小艺术品,课堂上充满了欢声笑语。
中新网兵团新闻4月17日电(张丽)左手将黄色线团挽起,右手握住钩针,一拉一钩,绕线出圈……不一会一只活灵活现的金鱼雏形诞生,正在编织的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一八二团“指尖技艺”手工编织社的负责人赵虹。
纵览客户端8月18日讯(通讯员田磊、国峰)一团线绳,在一双巧手下“生”出了花儿,“长”出了型儿,变成有温度的绳结艺术……今天,一场精彩纷呈的非遗手工编织体验活动在河北省图书馆“守正书房”举行,来自石家庄的小读者和家长们近30人参与活动,本次活动也是河北省图书馆“酷暑COOL读”公
看视频乡愁·记忆镜头镌刻乡愁 字间留存记忆图据@道明竹艺村» 道明竹编 «地处川西平原的崇州道明镇被誉为“竹编之乡”这里有着2000多年竹编制作历史2014年,道明竹编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道明盛产慈竹竹编技艺代代相传据《华阳国志》记载早在2000多年前的秦朝道明百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夏燕燕编织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工艺,也是上柏幼儿园的特色活动之一,为进一步提升幼儿园的编织特色,让社区的孩子们学到各种各样不同种类的编织,传承中国传统文化,12月9日,德清县上柏幼儿园党团员志愿者走进上柏社区开展了编织公益课送教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