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家乡老房子时候,翻出一个传说中的”斗“,分享一下,也留个纪念。常常听说”不为五斗米折腰“,现在看来五斗米是值不了多少钱,但看了这真实的斗之后,会有另外一番感受:如若是在食不果腹的年岁,一个这样的斗所盛下的粮食,如若是用来熬粥,亦已足够全家老小维持十天半月了,何况是”五斗“!所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向来被认为体现了陶渊明不畏权贵、不慕名利的高贵品质。陶渊明的曾祖父名叫陶侃,是东晋的一位名将,因为性格耿直,不懂得转弯,得罪了大将军王敦,被排挤到了当时还是化外之地的广州。
关于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了。有一次,一位督邮来陶渊明的彭泽县视察,陶渊明刚想出去迎接,县衙里的人就跟他说:“你这样去是不行的,得穿上正式的官服,才能去见他。”陶渊明愣了半天,吐出来一句:“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为了让大家学到丰富的计量知识,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将组织开展“计量知识网络答题竞赛活动”,参与答题,就有机会获得50元话费、2000元左右手机等惊喜奖品哦!2 答题规则:1、答题人在首次答题之前需填写一次个人基本信息,后期微信自动登录会保留相关信息。
陶渊明仕宦生涯中的最后一任官职是彭泽县令,年末,督邮来检查工作,县吏请陶渊明去拜见,《陶渊明传》里叙述道:“陶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陶渊明的“岂能为五斗米折腰”这句话引起了后人的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