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首先感谢你点开我的作品,你的点赞、关注、分享、转发、收藏、评论,是我前进的动力。版权声明:文中所有图片均由摄影师-痞子拍摄以及后期处理,【幸识印象】拥有独家版权。使用文中图片请注明出处:【幸识印象】侵权声明:文中所有人像图片是出于分享真实的、快乐的、幸福的生活之目的。
爱好摄影的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当我们因为喜欢开始尝试去学习摄影的知识,可学着学着,突然发现自己平时拍的照片越来越难看,开始畏手畏脚变的不愿意分享,也不想让别人看到,会对自己的拍摄产生怀疑,觉得自己是不是不合适玩摄影。
大一的时候开始接触摄影,一年弹指即过,时光飞逝。寒假买了人生第一台单反,二手的尼康D90套机,开始了学摄影之路。D90是新手的高级学习机器,做工手感都很不错,性价比高,对我来说最大的缺点是高感太差。摄影丰富了我的生活,充实了我的大学生活。
东营网讯 东营一位72岁老人用8个月时间,每天半夜12点学习两个多小时,记笔记用掉30多支中性笔芯,成功拿下纽约摄影学院25本摄影教材,顺利毕业并被纽约摄影学院授予中国学区优秀学员称号。这位老人名叫李弘兵,是曾经参与本报2013年“为长寿老人拍张照”活动的志愿者之一。
千万别学摄影,学了你就成了“苦行僧”!你可以在工作室挥毫泼墨,在练声房引吭高歌,在健身馆翩翩起舞……总之,绘画、书法、舞蹈、写作、歌唱等几乎所有艺术,都可以室内作业,空调伺候,冷热随意,高朋满座,满屋馨香。只有摄影这个苦逼行当,一刻也离不开“现场”,且常常野外作业。
说起学摄影的,大家都会说,不就是拍拍拍嘛,我也会其实摄影师背后有多少的早起晚归,很多人是不知道的为了拍日出他们4点多就起床为了等待一个最佳的拍摄时期,他们连饭都忘了吃……看看下面这些摄影师你被他们的努力感动到了吗?也感谢张掖的摄影家们,张掖的形象宣传有你们出的一份力。
林其勉至今还保存着上世纪生产的老式照相机。(林其勉供图)1936年初,温州市区部分照相馆在报上打广告。沙开胜/供图1936年,公园路吾友美术摄影院(资料图片)1903年后市区照相馆逐渐繁荣——印有“露天”、“南洋”、“美术”等相馆名字的老照片,是很多温州家庭的珍藏。
出品:中国科普博览 SELF格致论道讲坛导语:相信每个人都向往米兰·昆德拉口中的“生活在别处”,但现实生活往往逼迫我们不得不放弃对“诗和远方”的追求,而归于世俗。蔡石却有着不一般的生活轨迹,从金融骄子毅然转行摄影,经历了濒临破产的落魄时刻,最终峰回路转、苦尽甘来。
我现在上大三,非常喜欢照相,之所以说照相,因为感觉自己在摄影方面还有太多太多要学,很意外的情况接触到了单反,然后爱上了,但从没学过,完全没了解过单反,自己目前的单反是尼康D800很多功能都不知道怎么用,总结了一些自拍的照片,希望大家给一点意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