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文弦掌声、笑声、赞叹声,近2个小时的演出,数百位观众沉浸在川剧《芙蓉花仙》的精彩里。对于许多新都人来说,12月25日晚,是一个幸福的夜晚——1980年3月创作于新都的川剧经典剧目《芙蓉花仙》,在阔别舞台20年后,经复排又重回新都首演。
9月14日晚,第六届川剧节暨四川省第二届川剧汇演开幕式在四川成都举行,大型神话川剧《芙蓉花仙》作为开幕大戏亮相。《芙蓉花仙》自1980年3月8日首演,并在海内外多个国家和地区演出,创下了一部戏剧上演4700余场的纪录。
11月28日至29日举行的中共四川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指出,把文化自信自强作为四川现代化建设的持久精神力量,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动巴蜀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对此,党的二十大代表、四川省川剧院演员张燕深有感触。
9月14日晚,第六届川剧节暨四川省第二届川剧汇演开幕式在成都高新中演大剧院举行,大型神话川剧《芙蓉花仙》作为开幕大戏惊艳亮相。不少观众表示,该剧浪漫唯美,无论舞台布置,还是演员表演都展现出川剧的独特魅力。
封面新闻记者 荀超 实习生 赵雪青“更阑静,淡月色,怀玉低头心忐忑……”一折《石怀玉惊梦》,已故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家蓝光临,被形容为“一曲惊梦惊北京,好似当年魏长生”。当年,《石怀玉惊梦》在巴中上演时,同时被惊艳到的还有少年肖德美,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拜蓝光临先生为老师!
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正是来自四川省的党代表张燕近年来一直在努力的方向。“川剧是一种看得见的艺术形式,它背后也蕴藏着看不见的民族文化。我们在传承中寻找自己的归处,祖先的智慧和文化又在我们的保护和继承中代代相传。
川观新闻记者 张红霞10月19日晚8点,央视《非遗里的中国》走进成都市新都区锦门景区,用50分钟为全国观众呈现了一幅绚丽的非遗画卷。央视主持人龙洋,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单霁翔及歌手阿朵步入三河锦门非遗街区,一览“南丝绸之路”起点的魅力。
C视觉 龚全意 彭圣洲 钟敏 彭珉翔 张忠苹 川观新闻记者 华小峰1月18日晚,“川流不息”四川省第二届川剧汇演汇报演出暨2025新春戏曲晚会在成都圆满落幕。活动上,川剧名家与新秀联袂献艺,展现了川剧艺术的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封面新闻记者 荀超 摄影报道川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彩巴蜀文化的璀璨瑰宝,承载着川渝人民共同的文化传统、历史记忆。9月6日,四川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第六届川剧节暨四川省第二届川剧汇演活动将于9月-11月在成都举行。
封面新闻记者 荀超 实习生 赵雪青“云飘飘雾漫漫,赤练飞舞九重天,云雾深处霞光艳,百花翩跹众花仙……”12月7日,在接受封面新闻记者面对面专访时,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剧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肖德美,清唱了一小段他的代表剧目《芙蓉花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