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光近期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当前阶段自主器件基本未直接对外销售,主要以原材料的形式服务自主可配置视觉系统及智能视觉装备为主。目前,在显示屏、3C电子、智慧交通等领域,公司自主相机使用率均较高,其他领域还较低;
业务分析:公司从代理业务起家,主要代理海外高端的光纤器件,包括光放大器、光平台、家庭网终端、蜂巢网管等,另一方面是代理高端光学器件,如相机、光源等,两者均属于工业应用领域范畴,虽然技术上共通性较弱,但是客户资源协同效应较强。
公司于 2002 年成立,2022 年登陆 A 股科创板上市, 公司战略聚焦机器视觉业务,坚持“为机器植入眼睛和大脑”,为客户提供可配置视觉系 统、智能视觉装备与核心视觉器件等高端产品与解决方案。公司 2021/2022 年实现营收 24.4/27.5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38.8%/12.9%;
凌云光4月25日公告,2023年一季度营收5.51亿元,同比增长4.76%;归母净利1017.18万元,同比扭亏为盈;基本每股收益0.02元。在消费电子领域,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30亿元,同比增长144.30%。
然而,在经历了技术和资本的热潮之后,AI如何真正实现商业落地,业界一直没能给出让人满意的答案。在数据猿看来,机器视觉厂商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AI+行业,以AI技术出发,探索技术在各个行业中的应用落地,商汤、旷视、云从、依图是这类厂商的典型代表;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83亿元,同比减少0.42%,公司称上半年努力克服外部环境困难,产品布局与市场拓展取得较好进展,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其中机器视觉收入实现同比增长10%,各行业对“AI+视觉”的需求仍持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