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闹元宵。元,为始;宵,为夜。元宵,意为新年第一个月圆夜。与除夕相比,元宵节的气质可要随和很多。如果说除夕的特征是“禁”,禁说不吉利话、禁吵架、禁串门,恭恭敬敬过节、诚诚恳恳守岁,那么元宵的特征就是“放”,逛庙会、猜灯谜,热热闹闹,百无禁忌,开心就好。元宵和汤圆有啥区别?
中国人自古讲究团圆。象征着团圆、平安的元宵,无论从外形到做法都满足了中国人对节日中的食材所具备的美好寓意的诉求。南宋文学家周必大在《元宵煮浮圆子》一诗里,就有“星灿乌云里,珠浮浊水中”的诗句。根据记载,唐代就有在正月十五这天吃面茧、圆不落角的习俗。
值此元宵佳节,祝大家阖家欢乐,幸福美满!《说文解字》记载:“元,为始;宵,为夜。”因此新年第一个月圆之夜,即农历正月十五,被称为“元宵节”;历代这一节日有观灯习俗,故又称灯节。中国的习俗是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等。元宵节是中国春节年俗活动的压轴戏,特别是晚上的“闹”花灯。
作为春节过后的又一大民间传统节日,元宵节节日气氛的主旋律,就是一个“闹”字。汉代的元宵节为一天,到唐代时就变成三天,到宋代则长达五天,到了明代,更是从初八点灯,一直到农历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
春节习俗初一至十五农历十二月又称腊月,腊月开始,就意味着过年进入倒计时啦!腊月民俗首先从喝腊八粥开始,然后人们要扫房、请香、祭灶、写春联、办年货,直到除夕夜。干完这几件大事,咱就过年啦!这些传统年俗,你知道多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