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贵阳2月14日电 题:记者手记:小红薯成了大产业新华社记者向定杰在我国广泛种植的红薯,是一种高产且适应性强的粮食作物。近日,记者在地处武陵山区的贵州省铜仁市思南县,听到了一碗红薯粉让贫困村成亿元村的故事。“去年销售额达7.13亿元。
来源:河南日报 7月29日,汝阳县陶营镇红薯示范方的田间地头呈现一派农事忙、农业兴的喜人景象。机器穿梭在田地之间,将埋在地里的红薯轻松挖出。一堆堆色泽鲜亮的红薯摆满田间地头。红薯示范方是陶营镇乡贤刘正伟流转土地所建,共种植红薯400余亩。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凤虎 陈萌萌 通讯员 夏天 刘涵/文图“这个好,这个又干又面;这个出粉高,适合下粉条;那个是红壤的,甜嘞很……”6月11日,夏邑县车站镇赵庄村红薯种植能手张新民正在向前来购买红薯苗的种植户介绍自家的红薯苗。
【大河财立方 记者 王宁宁】在冬天,红薯是河南息县人们餐桌上的一道“百搭”美食。每年的9月至10月,是红薯的黄金收获期,为了保证冬天也能吃到清甜的红薯,人们通常会把红薯放进地窖或用土掩埋起来,或是晾晒成红薯干、红薯粉条贮存。
中新网贵州新闻1月12日电(杨洪 薛周雨 周伟)“沿河苕粉”是贵州省沿河自治县有名的特色食品,因色泽晶莹、口感爽滑,备受消费者喜爱。近年来,该县立足地方特色农业产业优势,采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运行模式,带动群众种植红薯,加工生产红薯粉,有效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村民们正通过机器和人工相结合的方式采挖红薯。彭水县委宣传部供图10月18日上午,“扛起新使命 区县谈落实”系列主题发布会彭水专场举行。发布会上获悉,彭水正以红薯作为农业的主导产业,着力做优品质、做长链条、做响品牌、做强效益,加快打造“中国苕粉之都”。红薯产品。
中新网河南新闻11月3日电 “黑柳坡的红薯远近闻名,口感甜糯、外表光滑,欢迎八方宾客前来品尝。”近日,在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上庄乡柳坡村,村民孙大娘热情地向顾客介绍当地的红薯。图为村民们在收获红薯。齐敬 摄眼下,正值红薯收获时节,柳坡村的红薯地里一派热闹景象。
来源:环球网 红薯丰收季,甜蜜飘香时。近日,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南宽坪镇红薯喜获丰收,种植户们趁着晴好天气采收红薯,割枝蔓、挖红薯、去泥、分拣、装袋,田间地头一派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红薯是一种高产且适应性强的粮食作物,营养丰富,老少皆宜,稳产保收,种植前景好、效益高。
中新网山东莱阳1月2日电 (杨兵 杨馥宁)香喷喷的红薯冒着热气,咬一口,软糯的薯肉滑入喉咙,嘴巴甜了,胃也暖了。在山东莱阳沐浴店镇迟家沟村,曾经用于果腹充饥的红薯,如今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金疙瘩”。图为农民在收获红薯。
【来源:河南日报】《 河南日报 》( 2024年11月04日 第 04 版)□本报记者 肖遥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曹润泽 本报通讯员 李帆11月2日,在洛宁县小界乡王村村,48岁的种植户刘庆杰正驾驶打秧机抢收蜜薯,顺着根茎一拉,颗颗蜜薯破土而出。
红薯是一种常见的农作物,在云南省昭通市大关县的广大农村都有种植。它的存在,除了满足农户自家的少量食用以外,更多的是用作饲料。近年来,一些农户在这些小小的红薯身上发现了商机,通过发展红薯干休闲食品深加工,提升产品附加值,鼓起了自己的钱包,也带动了农民增收。
来源:大众日报 金秋十月,瓜果飘香。在无棣县西小王镇王管庄村,由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20余亩红薯迎来丰收季。村民们忙着除蔓、收获、捡拾、包装红薯,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