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在农村地区,虽然村民之间大部分都是比较纯朴的,但人与人之间难免会进行攀比,在攀比风气的影响下,部分农村习俗已经“变味”了,现如今有一位老农道出了“实情”,其中有5项风俗实在让人唏嘘,不知对此你怎么看?
封面新闻 记者 苏定伟大年初一的早上,家家户户挑着水桶争抢寅时之水,来来往往,形成一道风景线。阆中独特的“抢寅水”广泛存在“二老千”偏远乡镇农村,如今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一民间习俗完全消失,成了城里的表演项目。
乡野烟火处,年味渐浓时。南北小年一过,除夕在望,新年的味道更加浓郁热烈。纷繁多彩、热闹非凡的年俗,总是在大江南北的广袤乡野中最先登场,将过年“氛围感”率先拉满,仿佛在提醒着所有人,年味不仅仅是喜庆的味道,更是家味、故乡味。
覃琳芳繁华城市里的过年,也就只是看看春节过年的节目,穿新衣。而乡村里的过年就是放鞭炮,穿新衣、守夜。今天的年我是在老家大托新村过的。记得儿时时,家里吃完年夜饭后,奶奶就会带我们去看年会。那里有纸做的小蛇,老虎、兔子……各个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像活的一样。
文/刘谷君(82岁 浏阳永安镇退休教师)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在浏阳农村,就有一些风俗习惯至今还在流传着。出天行守岁守到子时一过,即出天行。
中新网河北新闻2月19日电(胡盼玲 李策 谷昭威)近日,在河北省宁晋县北鱼乡泜河南广场,来自6个村的文艺汇演同时在这里热闹开演。扇子舞、拉花车、跑驴等民俗表演精彩纷呈,激昂的锣鼓、欢快的秧歌和群众的欢声笑语此起彼伏,演绎着喜庆的乡村年味。
今年春节,记者回老家榆中北山农村过年时,从大事小事中感受到了家乡的许多变化。这些变化的背后,或是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又或是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缩影。鞭炮声少了 年味依然浓“爆竹声中一岁除”,放鞭炮是春节传统习俗之一。
来源:【人民网】山歌对唱、芦笙起舞,酿制土酒、绣花衣裳。前不久,为庆祝一年一度的“六月六”,贵州省福泉市的各个少数民族村寨都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为节日增添喜气。走进福泉市马场坪街道黄丝村,这个布依村寨里处处充满了节日气氛。
春节,大部分地区少了烟花爆竹,依稀记得小时候,离年越近,小孩放鞭炮的越多,不时听到鞭炮声。最难忘是放假后,一群小伙伴,各种放鞭炮的玩法,埋土里的地雷,扔水里或冰层的水雷,还有做“定时炸弹”的。你们的童年最难忘春节时光是什么?有什么习俗或物品提升年味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