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在临朐县冶源街道平安峪村老刘家手工编织品加工厂内,盖垫、箅子、八角箅等手工艺品琳琅满目。这些精美的产品,大部分出自平安峪村的一群平均年龄60岁以上的“60后”之手。而他们的领头人,是潍坊市非遗项目手工箅子技艺传承人、一位“80后”年轻人——刘岳清。
总结了一下,目前进行手工活外发代加工进行诈骗的公司主要有这几个分类:一,公司名字以XX商贸居多。同时呢,这部分工厂,以手工活外发代加工做外衣,合同上又做得毫无破绽,一旦被这样的公司骗,他们往往以商业纠纷为由,让受骗人去法院起诉,由于金额不大,加上又大多在异地,导致维权困难。
大众网记者 高森贵 潍坊报道近日,潍坊市潍城区西关街道西园社区开展“巧手组装小黄花 放飞指尖梦想”手工技能培训活动,邀请精巧手工制作老师傅为大家传授组装花朵的手工技巧,进一步提升辖区群众稳定就业、持续增收的能力,提高居民群众“家门口”的就业率。
近年来,潍坊市紧紧围绕创意城市建设,积极探索振兴传统工艺新路径,变非遗为资源,变优势成胜势,不断激发传统工艺创造活力,培养壮大手造艺人队伍,发展传统工艺类企业和家庭作坊2000多个,年产值达到205.96亿元,风筝、年画、核雕、泥塑、嵌银漆器等传统工艺项目成为靓丽的城市文化名片,在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华网济南1月12日电(秦来玲)不出社区就能有活干?为让社区居民更好地实现“家门口”就业,近年来,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聚焦多渠道灵活就业形式,创新融合“社区微业”“零工客栈”一体化服务体系,以零工小市场托起就业大民生。
潍坊市寒亭区毛家埠村的居家妇女利用闲暇时间做手工,把“指尖技艺”变为“指尖经济”,编织花、茶杯垫、各种惟妙惟肖的小动物,45名姐妹加入,品种达到90多,今年3月通过电商增加销售渠道,目前已收入6000余元。
潍坊日报社潍坊融媒讯 穿线、打结、拧螺丝……12月14日,不到半小时,一个小马扎就在零工王克友的手中诞生。经过近一个月的学习与制作,他现在对马扎的制作工序已经非常娴熟。“干了近一个月手工活,赚了大约3000元,收入还可以。
潍坊日报社潍坊融媒讯 11月6日上午,记者走进位于寒亭区寒亭街道潍县路社区的郭洪利工作室风筝手工坊,耳边是缝纫机“哒哒哒”的声音。“天冷了不爱出去,工作也不好找,社区为我们提供了这个工作机会,一天能做200个左右风筝,在家门口工作,真是太暖心了。”居民崔奎奎高兴地说。
记者 王钟玉天使助残创业手工坊通过定期为残障人士举办手工培训工作坊的形式,在老师和残友手把手、一对一扶助下,让残障人士学会手工艺品的加工制作,再整合社会各种爱心力量和资源,为产品找到线上线下多种销售渠道,建立长期稳定的销售路径,让残障人士在公益团队扶助中用自己的双手劳动,实现物质
齐鲁网·闪电新闻2月7日讯 灵活务工人员是城市的建设者、贡献者。在潍坊市奎文区,随着零工客栈的建成使用,“马路市场”诸多问题得到解决,零工们也有了依靠感和归属感。“我写的是‘心想事成 幸福安康’,在能工巧匠工作室里,我也学习了写书法,培养了这个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