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的名字叫明德英,1911年出生于山东沂南县的一个贫困家庭,幼年时的明德英,生活过得很清苦,父母都是给地主打工的佃户,所谓天不佑穷人,明德英在两岁时,不幸生了一场大病,奈何家里穷得叮当响,根本没有钱看病,结果她再也没能开口说话,而这一生理缺陷,也遭到了同村很多人的歧视。
“这张照片上的人,叫明德英,是俺奶奶。”10月2日,记者来到位于山东省沂南县马牧池乡常山庄村的中国红嫂革命纪念馆,明德英的孙媳妇耿胜红正在给游客们讲述明德英用乳汁救伤员的故事,有几个学生悄悄地抹掉了眼角的泪。“今后我们还会来,向更多的人讲述红嫂的故事。
沂蒙红嫂纪念馆位于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常山庄村,是山东沂蒙党性教育基地、省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也是国内唯一以普通群众为主题的革命纪念馆。在这座纪念馆,以沂蒙红嫂的感人事迹展现了“最后一口粮当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为核心内容的红嫂精神。明德英展室。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有这样一位母亲,她没有豪言壮语,却用最朴素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大爱无疆。她,就是被后人称为“红嫂”的明德英,一个普通的山东聋哑妇女,却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用乳汁救活了一名八路军战士,谱写了一曲军民情深的传奇。
前方战士在战场上浴血奋战,后方百姓砥砺相助捐赠物资,二者兼之方可成功,普通百姓虽无报国能力,但竭尽所能救助伤员,为将日寇赶出中国作出微薄之力,后世红嫂的原型就是这位女性明德英,并没有震惊洋内外的贡献,却有着令人敬仰的精神。
1943年,山东哑巴女子明德英,用乳汁救活了八路军小战士庄新民。40多年后,庄新民回来报恩:“娘,我回来了!”1911年,山东沂南县一户贫苦农民家中传来一阵婴儿的啼哭声,家人见是个女娃,十分高兴,便给她起了个响亮的名字——明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