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越南的何氏锦燕是红河学院国际语言文化学院的一名越南语外教,她用一口流利的中文向记者分享着她与中国结缘的故事。当记者惊叹于她的中文造诣时,她的学生张婧激动地抢着说:“小cô还会讲红河的方言,同学们都亲切地叫她‘小cô’,‘cô’在越南语里是‘老师’的意思。
四川巴中小伙小松在云南河口找媳妇,河口挨着越南边境,每天有大量的越南人来河口做生意和工作,他们的故事从这里开始。今年3月份,四川巴中小松去越南找媳妇,走到云南河口边境,在河口的一家美甲店看到了一美女,这位美女是越南人,是美甲店的员工。
今年“五一”假期,广西壮族自治区各口岸迎来出入境客流高峰。据广西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消息,5月1日假期首日,经友谊关、南宁、东兴3个口岸出入境的旅客超2.83万人,同比增加14%。“东兴与越南仅有一河之隔,防东铁路开通后,吸引了更多越南旅客来华游玩,中越跨境游市场持续火热。
地处广西中越边境的东兴市与越南芒街市仅一河之隔。近年来,东兴市发挥区位优势与医疗技术优势,多部门联动,与越南芒街市在医疗卫生领域展开务实合作,构建起顺畅的跨境医疗机制。今年以来,东兴市人民医院接待越南籍门诊就诊患者超过1700人次,住院120多人次。
中新网南宁1月20日电 (张广权 肖景凤)近日,“跨越山海只为遇见你”电影《边海》首映式在广西南宁举行。《边海》是中国首部反映中越民间友好交往的边贸题材影片,讲述了京族青年阿勇与越南姑娘阿花之间的动人爱情。图为电影剧照。
作为东方世界的一个负责任大国,我们国家素来便以悠久的历史著称,在古代,我们的影响力遍布周边地区,时至今日,这些影响依旧根深蒂固,在部分东南亚国家中,越南无疑是与我们同宗同族的国家,毕竟双方在历史上存在莫大的关联。
参考消息网1月23日报道(文/向志强 黄浩铭 胡佳丽)从广西南宁到东兴、凭祥、大新,从越南河内到芒街、同登、重庆(县)……中越建交75周年之际,本报驻南宁记者、驻河内记者分别从中国和越南两个方向共赴边境线,“跨国同行”上千公里,亲眼见证中越边境合作的新故事、新成果,感受中越命运共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由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主办的电影《边海》观摩研讨会,近日在北京举行。《边海》是反映中越两国民间友好交往的边贸题材影片,影片展现了防城港市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再现了本世纪初期边贸互市的繁荣景象。
家住邵东的贺宝强双腿残疾,双目近乎失明。他找到了一个既不嫌弃他,还愿意和他一起吃苦的越南女友陈茉莉。两人共同生活19年,可谁想,如今女友闹着要回国,他们究竟遭遇了什么?我们接着往下看。贺宝强与陈茉莉共同生活19年,没有办结婚证,有一个儿子已经16岁了。
图为周机惠在友谊关对过境旅客行李进行检查。 王伟复 摄中新网凭祥1月29日电 题:中越边境守边夫妇的新春坚守作者:黄丹 周磊 林浩29日是大年初二,早上不到8点,周机惠便赶到广西凭祥市中越友谊关口岸联检大厅,与同事一道忙碌起来,为出入境旅客办理业务,帮助他们通关。
入秋之后,外省多地依旧高温不退,25℃左右的春城成为避暑首选,暑期云南客运、旅游进入旺季,全省客运量显著增长。最近的昆明少了些燥热,早晚天气微凉,行走在绿意盎然的大观公园内,婀娜盛放的荷花在风中摇曳,仿佛在向省内外游客诉说昆明的惬意美好。
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罗贝尔 编者按: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双向奔赴”,不止于经贸合作、文化交流等领域。随着双边人员往来日趋频繁,涌现出许多“双向奔赴”的跨国情缘,他们跨越国界、超越语言,以爱为纽带,紧紧相连。
中新社崇左8月3日电 题:中越边境“爱情鸟”添丁带热生态游作者 黄令妍 蒋林林“咔咔、咔咔”……近日在中越边境广西崇左市大新县榄圩乡正隆村驮押屯附近的一处崖壁上,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冠斑犀鸟妈妈带着两只鸟宝宝破巢而出。遵循“一夫一妻”制的冠斑犀鸟,又被称为“爱情鸟”。
在中越边境广西东兴市活跃着一些“跨境上班族”。每天早上开关后,他们跨过北仑河大桥,到东兴和芒街从事贸易或上班,下午闭关前又分别回到自己的国家。广西东兴与越南芒街仅一河之隔,连接两城的中越北仑河大桥桥长只有120多米,两国边民可凭相关证件一日之内往返。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云南文山9月13日电 (记者 韩帅南)“前几天我在云南丽江旅游时,刚好碰上当地开展民谣演出活动,中国民谣可真好听!”近日,刚刚结束中国云南之旅的越南女孩陈秋玲,在接受电话采访时兴奋地告诉记者。中越两国民众毗邻而居,文化交往源远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