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场地面上勾勒出一条祥龙的画作,还有“龙潭”和“虎穴”;学生们分组化身成为4条不同颜色的“小龙”,通过“龙巡校园”“龙游四海”“飞龙巡游”“寻找祥龙”“神龙任务”等环节,在探索中围绕“祥龙献瑞”的主题开展校园跑活动。
“男生手拉手围成一个圈,女生在圈内,男生往里边扔篮球,被篮球碰到就出局。”在卢湾一中心小学操场上,体育老师孙申彪一边跟孩子们讲解游戏规则,一边强调篮球扔出去的高度不能超过膝盖,确保游戏的安全性。在卢湾一中心小学,孩子们在体育课上玩躲避篮球的趣味游戏。
“阳康”后的新学期,体育课怎么上?这是很多家长关心的问题,近日,记者走访崇明区实验小学进行了解,一起来看看。下午两点,走进实验小学的校园,操场上的学生在体育老师的带领下,正在进行基本的热身运动。不少学生表示,身体已经基本恢复,可以做一些跑跳结合的运动。
编者按:日前,教育部发布《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将于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正式施行。教育部近期印发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中提出,落实“教会、勤练、常赛”要求,注重“学、练、赛”一体化教学,坚持课内课外有机结合,指导学生学会基本运动技能、体能和专项运动技能,提供更多时间让学生充分练习,巩固和运动所学运动知识与技能,逐渐养成“校内锻炼1小时、校外锻炼1小时”的习惯。
南方网讯(记者/朱江伟)目前,广州市中小学(高三除外)暂不恢复线下教学,继续开展线上教学。学生居家上学,体育课怎么上?如何保证学生的运动时间和质量?记者日前了解到,早在三年前,广州市荔湾区流花路小学就非常重视智慧体育,让数字化赋能体育的线上教学。
【来源:中国教育报】今年8月,江苏省教育厅印发《江苏省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试行)》,提出将按照“区域先行、分步实施”推进思路,于2024年秋季学期全面推行实施小学“每天一节体育课”,2025年秋季学期做到全省小学全覆盖。
随着小学体育教育工作的改革和发展,小学体育合作和竞争在体育教学中应用越来越广泛,既可以调动课堂氛围,也可以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增强身体素质,锻炼学生的意志力,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