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中大爷左手戴着金镯子,右手举着手机,脚穿黑色皮鞋,一身黑白金色的搭配,翘着二郎腿,背靠在一张颇具复古风格的椅子上,对着镜头用一口京腔说,“告诉你别不服气听见没有,北京的爷就是爷,一天到晚除了吃就是喝没别的,XXX干什么呀,给谁挣啊玩命啊”
现在人们已经意识到了早餐的重要性,早上一定要吃好吃饱,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每个地方的饮食文化都有当地浓重的地域特点,有些特色早餐,本地人百吃不厌,而外地人接受不了,北京最有味道的早餐,老北京人每天都要喝上一碗,而外地人闻着就想吐。
我家孩他爹是湖南人,经常会有亲戚朋友到北京旅游,我们免不了招待。每次聊起他们的旅游安排,总感觉像拉练集训一样,除了吃饭睡觉,一天下来就是不停的走,不停地从一个景点赶往下一个景点,明明是自由行生生让自己弄的比跟团还累。还总抱怨北京太大了,每个景点都不挨着玩起来很累。
俗话说的好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早上那段时间对于人们格外重要,至于早餐那更是与人的健康息息相关,我国各地的早餐更是多种多样,比如说广东的早茶河南的胡辣汤等等,而作为首都的北京也有自己特色,有那么三道早餐堪称老北京人的心头肉一天不吃就难受。
都说北京人喜欢念旧,总沉浸在自个儿的世界里,老北京的氛围当中,完全跟当下的生活脱离了节奏,说这种话的人,一看就是不了解北京人,北京人之所以念旧是因为怀念逝去的老北京,毕竟过去住在胡同大杂院,才是京味生活的正确打开方式。
老北京饮食文化一日三餐都是非常讲究的,先说说每天的早点,过去北京的饽饽铺,分为汉民和回民两种,另外还有山东人开的羊肉床子,也代卖烧饼、大饼、熟肉之类的,过去的早点品种很多,有什么油茶、面茶、馄饨、包子、粳米粥、丸子汤、炒肝、豆腐脑、炸豆腐、吊炉烧饼、马蹄烧饼、炸油鬼、墩饽饽等等。
我说的老北京不是大清,也不是民国,说的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小的时候儿。来小酒铺儿里喝酒的还有一种人,这种人可能是因为时间紧任务重,也许是不喜欢小酒铺儿里气氛,再有就是过路的或跟常来喝酒的哪位平时不对付,来后往往是要上一二两白酒,一扬脖、灌进去,要觉得口淡再花一分钱要一块儿水果
在四九城里,就曾有怎么一句俗话,那就是:“早起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通过这句简简单单的话,您就能感受到这茶对于北京人的重要性了,它依然已经成为了老北京家家离不开的,过日子必不可少的一种饮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