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结束,无论学生还是上班族,都可能有这样的疑惑:休息几天后为何反而更没精神?是否生病了?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乔颖表示,这是“假期综合征”在作祟,但大家不必紧张,这只是一种不适应的状态,并非疾病。01 解析原因 身体心理不适应从心理学角度看,假期综合征主要由两大因素导致。
睡醒后仍然觉得疲惫不堪、干什么事儿都提不起兴趣、记忆力明显的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工作生活效率下降……这些可能是慢性疲劳综合征的表现。如果长期处于慢性疲劳综合征状态,除疲劳等症状外,还会影响患者的精神状态和营养状态,导致工作生活力不从心、消化不良、免疫力下降,进而引发其他疾病。
张大姐今年68岁,平时身体一直很健康,但是近日老是觉得身体乏力,提不起劲。白天有的时候做一点事情就气喘吁吁,而且晚上睡眠也不好。吃一点凉的东西就消化不好,拉肚子、肚子疼。家里人也表示张大姐近日确实疲惫感很明显。尤其是下午,有的是唠唠嗑就睡着了,以前从来不会这样。
孩子可能得了“暑假综合症”,不过请放心,它并非临床上的专业病种,它是指从暑假快要结束到新学期开学后的一段时间里,个别学生出现的失眠、健忘、上课走神、记忆力减退、理解力下降等症状,因为其病因和暑假期间的不良生活习惯有着密切关联,因此称之为“暑假综合症”。
懒得干这,懒得干那,生活中有一类人总觉得浑身没劲,打不起精神来。但他/她可能不是真的懒!乏力超过2周要重视,乏力分为生理性乏力和病理性乏力。生理性乏力:多是由于劳累、熬夜等等情况引起。表现为浑身无力,精神不振,喜欢睡觉等情况。这类乏力常在休息后症状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