噶玛嘎孜画派唐卡噶玛嘎孜画派属于藏族唐卡的三大流派(勉唐画派、钦泽画派、噶玛嘎孜画派)之一,流行于藏区东部,以四川省甘孜德格和西藏昌都为中心,相传在16世纪由南喀扎西活佛创建,以噶玛巴大法会而得名,又译“嘎玛嘎赤画派”,亦简称“噶孜派”。
噶玛嘎孜·四臂观音,画芯76×51cm,布面矿物颜料纯手绘,纯金描金,画风清丽脱俗,佛光、天衣透视技法,匠心独运,仙气十足,菩萨开脸慈悲柔美,法相庄严,环境勾勒生动形象,细节丰富,工笔细腻柔美,虔诚匠心可见一斑,无论画师等级、画幅、画工都已无法逾越。
关于艺术大师 嘎玛德勒(karmadelek)1932 年生于西藏昌都市,是国内外公认的世界级唐卡大师, 是西藏唐卡三大画派之一,嘎玛嘎赤画派第十代杰出传人。嘎玛德勒5岁开始学习藏文,7岁学经,9岁开始学习绘制唐卡,14岁时便出师成为了一名唐卡画师。
藏传佛教绘画艺术的发展与藏传佛教的发展历史紧密相关,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分别呈现出不同的绘画风格,主要分为三个阶段:从11至16世纪,西藏由于各地分治,其不同区域的唐卡绘画风格所受周边地区的影响各不相同,分别受到东北印度、西北印度及尼泊尔文化的影响。
他们成功把我“落下”,抢在我前面到达终点,又要迫不及待的等待我发出下一个动作指令,而我继续“爬的慢”、“追不上” ,高兴的看着他们快乐运动的样子说句不客气的话,大部分公关稿都是给老板写的,老板很爽,吃瓜群众吃了瓜,公关人在痛苦与挣扎中赚到了心安理得的钱。
西藏画派线上学术展(之一)——西藏传统艺术唐卡五大流派西藏传统艺术最主要的形式是唐卡,唐卡是随着佛教的传入而进入西藏的,其中尤其以尼泊尔风格为主。西藏唐卡是与佛教相依相存而存在和发展的。唐卡也称“唐嘎”、“唐喀”,系藏文音译,是一种刺绣或绘制在布、绸或纸上的彩色卷轴画。
金刚萨埵:金刚萨埵,梵文Vajrasattva 或Vajrasattva mahāsattva,音译哇指拉萨特哇摩哈萨特哇,译名执金刚,持金刚,金刚手,金刚手秘密主,金刚萨埵,金刚手菩萨摩诃萨,金刚手萨埵摩诃萨埵等。
勉萨派追古曲英嘉措,著名藏画和唐卡大师,勉萨派创始人,十七世纪初生于后藏日喀则谢通门县达南伦珠村人,最初是扎什伦布寺的僧人,受业于四世班禅大师,后来成为四世班禅的专职画师。四世班禅扩建扎什伦布寺时,任命他负责设计制作壁画与塑像,因其才能服众,技艺出色,获大师称号。
新华社香港10月3日电(奚天麒)3日下午,由紫荆杂志社、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和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联合主办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华彩绽放”中华民族文化精品展在香港中央图书馆开幕,展期12天。
8月31日至9月14日,15天时间里,约80小时的车程,超过4000公里的跋涉,南都记者随“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主题宣传“雪域高原焕新貌”调研采访团,从秀丽林芝到藏源山南,再到神奇昌都,足迹遍布3区10县,走访点位近40个,窥见了西藏在自然生态、产业发展、生活变迁等方方面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