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介绍,该院检验科团队近日在国际材料科学领域顶级期刊《ACS Nano》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通过纳米技术控制DNA“特洛伊木马”破坏原癌基因,为肝癌精准治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可能性。
12月19日,记者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获悉,该中心的张耀军、习勉教授团队在《临床肿瘤学》(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杂志上发表了一项重要研究成果——“复发小肝癌射频消融对比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 点击右上方“...” 听全文肝细胞癌(HCC)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的恶性肿瘤,其发病机制复杂多样。随着基因组学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肝癌的发生、发展与多种基因突变和信号通路异常密切相关。靶向治疗药物的出现,正是基于这些基因和信号通路的特异性,从而实现对癌细胞的精准打击。
近日,四川省第一退役军人医院外一科团队对一例直肠癌术后肝转移癌患者成功实施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这是该院首例应用TACE技术治疗肝脏恶性肿瘤的患者,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标志着该院在肝癌治疗领域迈出了坚实一步,也为广大肝脏肿瘤患者带来了福音。
参考文献:“肝癌多组学揭示多种蛋白激酶 A 破坏会聚产生纤维板层肝细胞癌”,作者:David Requena、Jack A. Medico、Luis F. Soto-Ugaldi、Mahsa Shirani、James A. Saltsman III、Michael S. Torbenson、Philip Coffino 和 Sanford M. Simon,2024 年 12 月 30 日,《自然通讯》。
过去十五年,肝癌治疗领域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较早的多靶点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如索拉非尼、仑伐替尼,到近五年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阿替利珠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各项突破性疗法成为新的变革力量,推动一线治疗方案的持续革新。
随着轻轻一推,几百万到几千万颗钇-90树脂微球,被精准地注入到肿瘤内部。微球体就像一个个微小而坚韧的战士,携带着高能量的β射线,在肿瘤内部安营扎寨,释放出足以摧毁癌细胞的强大力量,而周围的正常肝组织,则成功被“豁免”。
谈及肿瘤时,大家往往心生畏惧,尤其是面对晚期肝癌的宣判,许多人会认为生命之钟已进入倒计时。然而,近期,中山市黄圃人民医院(又称“中山市人民医院黄圃院区”)普外一科团队,却通过肝动脉灌注化疗联合靶向药物和免疫治疗的转化治疗策略,将原本不可手术切除的肝癌转化为可治愈的转机。
晚期肝细胞癌治疗药物替雷利珠单抗日前被纳入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对此,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肝胆外科主任医师赵宏表示,这将为中晚期肝癌患者提供更多的药物选择,减轻患者长期治疗费用负担。替雷利珠单抗是我国药企百济神州自主研发的免疫创新药物。
人民网重庆10月22日电 近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以下简称“重医附二院”)脂质研究中心丁银元特聘教授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Advanced Science》(中国科学院一区TOP期刊)上发表了题为“Loss of LRP1 Promotes Hepatocellular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