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说明:本文涉及招魂幡的说法,是古代礼制文化的体现,并非封建迷信。长沙汉墓马王堆里的宝贝实在太多了,但有一样比较特殊,就是“T”字形的旌幡类帛画。它像画又不像画,形同衣服又不是衣服,色彩绚丽,表现力丰富,非常吸引人的目光。那么,这种帛画作为随葬品有何意义呢?
【编者按】一座千年汉墓,三千件珍贵文物,一代文博人的艰难探索。《马王堆考古手记》真实还原了50年前轰动世界的马王堆汉墓考古发掘历程,作者之一的侯良,是马王堆汉墓考古发掘工作的亲历者和领导者之一,一生致力于马王堆的研究和普及推广工作。
编者按: 国宝之美,穿越古今,器以载道,恢弘万千。每件珍稀文物背后,都凝聚着古人的匠心智慧,镌刻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见证着中外文明的交流互鉴。从2023年3月20日起,中新社“东西问”推出“镇馆之宝”系列策划(三),藉专家探究文物之意涵及其背后故事。
20世纪70年代在我国湖南长沙发掘的马王堆1号汉墓,是中 国考古史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我国考古学界对长沙马王堆汉墓遗址进行了仔细而全面的挖掘与整理,墓室中主人的尸身保存的非常完好、随葬品种类形式多样、工艺品精美,铸造手法独特,马王堆墓室的艺术特色令整个世界都为之惊叹。
“出身”长沙马王堆的辛追一家三口,“炫富”了50年,全世界都服气。这不,8月17日至20日,中外一众考古、文博、人工智能、数字艺术、医学界大咖云集湖南,参加马王堆汉墓考古发掘5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前来探讨如何再接再厉,让这一家炫富炫得更充分,更有格调,更受年轻人喜欢。
文博时空 作者 刘畅等 从帝王将相到后宫女眷,再到文人墨客、术士名门,古人将许多承载着时代精神的信物留与今人,我们再通过破译解读实现古今对话。文物如明珠、如琥珀,闪烁着人类智慧的光芒、凝固了特定时间与空间,折射出大人物与小人物的思想、创造力和探索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