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实施五周年,大众日报·大众新闻携手沿黄省级党媒以及山东16市党媒发起全媒体联动采访活动。记者选取万里黄河的九个标志性点位,蹲点十二时辰,以小见大展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之变。
“荒山秃岭都不见,疑似置身在江南。只缘退耕还林好,一路青山到延安。”这首流传在百姓间的打油诗,描述着今日的延安景色。在延安市吴起县南沟村,抬头看,满目青山;低头看,碧水汪汪,很难想象这是坐落在陕北的小山村。在过去的近30年里,这个小山村实现了从“一棵树”到“一片林”的蜕变。
潮新闻客户端 钱江湾在陕北黄土高坡上,有这样两个丹霞地貌景观,一个叫甘泉大峡谷,一个叫靖边波浪谷,都是丹霞地貌,但又形态各异,它们遥相呼应,互为补充,共同演绎了黄土高坡上的丹霞“艺术双响”。比起声名显赫的延安来,甘泉大峡谷(也叫雨岔大峡谷)相对来说是个籍籍无名的景区。
新华社西安1月25日电 题:唢呐新声吹绿连绵的黄土高坡新华社记者张京品、雷肖霄、邹竞一寒冬腊月,黄土高原满目苍茫。站在窑洞前的山坡上,常小川从衣服胸前夹层的口袋里掏出一个崭新的哨片,含在嘴里润开一条细缝,拿起唢呐,吹起一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都是我的歌,我的歌。”这几句歌词,简单得就像陕北老乡拉家常似的,可就是这么质朴的词儿,一下子就把黄土地上人们对家乡那种浓浓的爱,还有那种骨子里透出来的对生活的热爱给勾画出来了。
金秋十月南泥湾稻谷飘香金秋十月,稻谷飘香。穿过南泥湾的稻香门,经过党徽广场,再往前去,南泥湾国家湿地公园里虫鸟鸣唱,千亩稻田处处稻浪起伏,呈现出一派丰收景象。10月21日,“弘扬延安精神 奋进伟大时代”网上主题宣传“逐梦之路”媒体采访团走进陕西延安南泥湾。
森林覆盖率已从建国初期的13%提升至45%以上,森林面积增加超过1亿亩,达到1.4亿亩以上。美国宇航局监测显示,陕北黄土高原是全球增绿最为明显的区域。省气象局监测数据显示,2000年至2018年全省植被指数变化百分率平均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