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袁梦计划”4.0在兴安盟袁隆平院士工作站水稻科研基地正式启动。袁隆平院士逝世后,袁隆平之子、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袁定阳接棒“袁梦计划”,先后启动了“袁梦计划”2.0版和3.0版,成功选育优质水稻品系13个、审定水稻新品种3个,示范推广效果显著。
来源:【农民日报】“父亲,您离开我们已经两年了,今天,我来到兴安盟,想以这种特别的方式和您说说话。”“我也十分想念你,想念和我一起奋斗的同志们,你在兴安盟建立工作站已经5年了,我们当初规划的目标实现了没有?”“实现了!
5月18日,袁隆平院士蜡像揭幕暨“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兴安盟分中心”揭牌仪式举行,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袁定阳宣布“袁梦计划3.0”正式启动,将在兴安盟种植各世代耐盐碱水稻育种材料2000余份,筛选出3至4个适宜在盐碱环境下种植的水稻品种。
在“袁梦计划”3.0版中,2022年,袁隆平院士工作站将在兴安盟种植各世代耐盐碱水稻育种材料2千余份,筛选出3—4个适宜在盐碱环境下种植的水稻品种,通过科技自主创新,提升水稻核心种源自给率,提高水稻产业附加值,推动水稻产业化发展,将兴安盟打造成为北方粳稻、旱作水稻、耐盐碱水稻种源生产基地和关键技术输出基地,走出一条北疆盐碱地生态治理的新“稻”路。
5月18日上午,在兴安盟袁隆平院士工作站水稻科研基地举办的“袁梦兴安·稻香未来”袁隆平院士蜡像揭幕暨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兴安盟分中心揭牌仪式上,袁隆平之子袁定阳继2021年发布“袁梦计划”2.0版后,再次宣布启动“袁梦计划”3.0版,将助推兴安盟在推进高端水稻研发平台建设和延伸稻米产业链上再上新台阶。
5月24日,“禾下乘凉梦——袁隆平院士工作站建站五周年系列活动”在兴安盟袁隆平院士工作站水稻科研基地举行,缅怀袁隆平院士为兴安盟水稻事业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袁定阳出席本次活动并与“袁隆平”元宇宙数字人进行超时空对话,宣布“袁梦计划”4.
题:袁隆平之子接续“袁梦”:为中国饭碗添塞外好粮。站在4年前父亲袁隆平选定的高寒地区水稻实验基地——内蒙古兴安盟,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副主任袁定阳告诉记者,这是他在父亲离世后第三次来内蒙古,“父亲用一生研究杂交水稻,我会继续为他圆梦。”
随着育种团队的刻苦研究,水稻产量节节攀升,袁定阳也成为了育种团队的首席专家,去年年初袁隆平院士下定决心开展袁梦计划,要在三年内把内蒙古的盐碱地上种20万亩水稻,并向全国推广到一亿亩,然而天不遂人愿,梦还没圆他却离去了。
10月14日,袁隆平生前牵挂的水稻传来测产捷讯——超级杂交稻单季亩产1251.5公斤,实现世界新纪录。南都此前报道,第六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刚过,内蒙古兴安盟袁隆平院士工作站的耐盐碱水稻平均亩产量也创下历史新高,袁隆平小儿子、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袁定阳来到测产现场。
“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完成袁隆平院士提出的‘三年内帮助兴安盟水稻每亩增产100公斤’目标的技术模式验收,创造了兴安盟水稻产量的新高,耐盐碱水稻也连续三年递增,并打破了兴安盟耐盐碱水稻产量的历史记录,实现高产、稳产!
人物简介:袁隆平,生于北京,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人,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农业科学家,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开创者和领导者,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原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在举国上下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记者从9月14日在扎赉特旗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召开的2022年“兴安盟大米”高质量发展现场观摩会上获悉,今年年末,兴安盟水稻产业全产业链产值有望达到百亿元观摩会期间,兴安盟内15家水稻种植大户、17家稻米加工企业和18家大米经销商现场签订大米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