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屈原其人《离骚》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所创作的文学作品,是我国第一篇长篇政治抒情诗作。关于《离骚》的创作时间仍然有争议,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说,《离骚》创作于屈原被楚怀王疏远之后。而《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说:“屈原放逐,著离骚。
“灵修美人,以媲于君。”《楚辞》中的“美人”从何而来?“香草”在楚地有何妙用?故事要从楚国的“香薰”——铜熏杯说起。在湖北省博物馆“楚国八百年”展厅,除了精妙绝伦的青铜器铸造,观众最感兴趣的还属2000多年前楚人的“精致生活”。楚人喜居高台,临水筑室。
屈原笔下香草、美人、山鬼是什么样的?历代画家们给出的答案各不相同。《天问》提了一连串问题,有答案吗?朱熹试着给屈原“隔空作答”……6月21日,南京图书馆《楚辞》主题展开幕。这个端午节,赏历代《楚辞》文献,怀念行吟泽畔的诗人屈原。
在古诗中,“香草美人”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女子或柔嫩可爱的花草。《竹海幻境》总导演李彦认为,以香草美人作喻,是屈原诗歌的一大特点,“香草”不是指植物,“美人”也不只是美女,“美人”则是以男女之爱来象征君臣朋友之谊。
香草美人,湖南精神的不竭源泉——漫谈由屈原而始的湖南贬谪文化凡溪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湘夫人》)。秋风乍起,看洞庭之水浩浩汤汤,想起屈原。 屈原在湖湘大地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也因了这片土地的青山碧水和父老乡亲,他的名字和诗作得以永久传唱。
第二章 香草美人——文学始祖,浪漫楚骚 中国有句老话,叫作“盖棺论定”。无论生前对一个人的评价有多少争议,在他死后的评价才真正能概括他一生的成败得失。对屈原的评价也是如此。后人谈到屈原的投江自尽,往往从殉国的角度去理解他、歌颂他。
来源:【湖南日报】又到一年端午时,大街小巷粽子飘香,大江大河龙舟竞渡。话及端午,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屈原的贡献不仅在于他诗词上的独领风骚,更在于他不屈不挠的爱国情怀,以及坚持真理、捍卫正义的勇气。正因如此,人们年复一年地在端午节这天缅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