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突如其来的噩耗小标题:二哥的离世在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我接到了二哥意外去世的消息。悲痛之余,我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问题——二哥留下的年仅五岁的侄子小杰,将如何安置。网友@晴天霹雳感叹,生命无常,我们总要在悲痛中寻找出路。
谈起伯父母,20岁的小冷红了眼眶:“他们就是我的亲生父母。”他说,自己只想顺利完成学业,参加工作,为伯父母尽孝,让他们不再辛苦。他在心里计划着,将来一定要买房和伯父母住在一起,再买一辆车,带着他们旅游,看看这个世界的风景。在小冷20年的人生里,伯父母是他最亲的人。
张麦英是淄博市临淄区稷下街道王家村村民。2002年,她丈夫的哥哥失踪、嫂子改嫁,张麦英夫妇顾念亲情,承担起抚养5岁侄子的责任。21年来,张麦英对侄子视如己出,悉心照料他长大成材。正如她所说,金钱不是万能的,亲情才是永恒的。荣登2023年5月“山东好人榜”。
15年间,她悉心抚养父母双亡的侄子和侄女长大成人,鼓励刚成年的儿子参军,照顾患有遗传性糖尿病的丈夫,她用坚韧、乐观和爱为支点,用她柔弱的肩膀为家人撑起了一片晴朗的天空…日前,山东省文明办公布了第129期“山东好人”名单,邴梅霞获评孝老爱亲“山东好人”。
口述/黄丽娟 文/豁达的简小姐我今年65岁,和老伴在镇上经营一家糖水店。别看这个店小,我们靠着它养大儿子女儿和侄子侄女。1993年的夏天,我的二哥因为一场意外不幸去世。不久后,二嫂和亲戚去外面打工挣钱,把侄子侄女留在家里。
谁说人老了就该认命?84岁的伍美娟大妈可不这么想!30年前她信心满满地收养了16岁的侄子伍杰,以为自己的晚年有了着落。谁知道这个"养儿防老"的如意算盘却打得稀里哗啦。当伍美娟真的需要照顾时,养子却说"养不起",连请个保姆都不肯。这到底是道德沦丧还是无奈之举?
5月9日,母亲节前夕,在合肥市蜀山区小庙镇新民村,孔祥胜和妹妹们回家,看望二妈朱守珍和二爷孔凡树。37年前,丈夫的大哥去世,大嫂重新组建家庭,朱守珍就把四名年幼的侄儿侄女领回家,送他们上学,为他们洗衣做饭,视如己出,两名年幼的亲生儿子一起长大,也习惯了跟着堂哥堂姐一起喊父母“二爷”“二妈”。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柳卓楠 通讯员 邱丽梅 在韶关市犁市镇群丰村,有这样一户农村家庭,夫妇二人结婚三十六年来,相濡以沫、风雨同舟。他们除了照护自己的两个孩子和年迈老人,多年以来,还抚育着失去双亲的两个侄子,照顾未出嫁的智障姐姐直到其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