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2年:法国数学家和物理学家帕斯卡发明机械式加法器,解决了自动进位这一关键问题。1674年:德国数学家和哲学家莱布尼慈设计完成乘法自动计算机,提出“可以用机械替代人进行繁琐重复的计算工作”重要思想。
人类文明从石器时代发展到信息时代,生产工具不断变化,原始的人类“茹毛饮血”,求得生存就已经很不容易了,现代人的精神要求和生活水平更高,因此电脑手机这样的工具是必不可少的,世界第一台通用计算机ENIAC便诞生于1946年,很多人因此记住了“现代计算机之父”约翰·冯·诺依曼。
中文版序 彼得·本特利 / 文 我祖母活了100岁。她在一生中见证了不少奇迹,比如机动车和客机的问世、家用电器的普及、电视机的发明。我还记得,小的时候,我曾经在祖母那本破旧不堪的词典上查找过“computer”这个词,当时查到的定义是“执行计算工作的人”。
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 20 世纪 50-60 年代中国计算机事业初创时期,钱学森在建议计算机技术列入国家科学规划和紧急措施、支持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指导国产电子计算机研制,及推动计算机应用于导弹和航天工程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予以进一步研究与揭示。
1958年,我国研制成功第一台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103机。1954年11月8日,《光明日报》发表了第一篇介绍计算机的文章《漫谈计算机》。作者供图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计算方法和计算工具方面曾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通用计算机ENIAC诞生,作为设计者的冯·诺依曼从此被人们称为“现代计算机之父”。但鲜少有人知道,当年参与ENIAC研制的六人小组中,真正的核心人物是一名华人。此人设计出了电脑原型,却因身份问题被美国雪藏35年,直至1981年才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