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记者 纪学敏 郭峰 张鹏 姜心源 滨州报道“2024年,我将结合本职工作,在‘校长教师梯队培养、培优培强乡村教师队伍、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等方面积极思考,做好谋划与努力,为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李政道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于2024年8月4日在美国去世,享年97周岁。“李政道先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他的辞世,是人类文明事业的损失!”科学新媒体《返朴》8月6日发文称,对李先生的离世,海内外众多学者第一时间向《返朴》表达了对他的哀悼和纪念。
杨曾艺始终坚持发扬爱国、民主、科学的优良传统,为祖国的教育事业贡献了毕生的精力。刻苦学习 思想进步。1948年的《市政评论》刊登了杨曾艺《北平市沟渠之沿革与现状》一文,指出从清朝到民国时期,北平沟渠问题的严重性,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反映出他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当老师的7年,我收获了教学相长的喜悦,感受到了责任担当的重量,享受到了见证成长的幸福。”9月6日,第七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理科组一等奖获得者、太原理工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力学与工程科学系讲师辛立彪向全校老师分享自己的教学心得体会。
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教育的根本问题,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统筹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全面提升首都教育现代化水平,努力为教育强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川观新闻记者 张敏人物介绍赵栋贤,原四川省苍溪师范学校校长,生于1929年10月,2024年11月9日去世,享年96岁。从1953年走上讲台直至去世前,他一直在为教育事业贡献力量,用实际行动诠释“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
今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10周年。10年来,天津市坚持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找准自身定位,积极担当作为,持续深化教育行政部门、教科研机构、区域、学校和干部教师间的协同合作,着力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促进区域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致云南大学建校100周年的重要贺信,蕴含着关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系统思考和殷切期望,指出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面提升办学水平”,为建设教育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为扎根中国大地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擘画了宏伟蓝图、提供了理论指引、指明了现实路径。
来源:光明日报 高水平“引进来”,我国教育“朋友圈”不断扩大九曲溪畔,隐屏峰下。 3月22日,中国人民大学与福建省南平市共同主办首届武夷论坛,近百位中外专家学者围绕“‘两个结合’:中华五千年文明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开研讨,问道文明与时代。
如果再让我一百次、一千次、一万次的职业选择,我仍然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光荣而伟大的人民教师,这是枣庄八中教师张延振的心声。“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参加工作20多年来,他以奉献的精神和务实的态度赢得了师生好评、家长的尊敬,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耕耘者之歌。
■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笔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正确处理扎根中国大地和借鉴国际经验等重大关系”“要深入推动教育对外开放,统筹‘引进来’和‘走出去’,不断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竞争力和话语权”“扩大国际学术交流和教育科研合作,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为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山东大学认真落实《国家银龄教师行动计划》,组织退休教师继续投身教育事业。健全工作机制,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把银龄教师纳入援派工作体系,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出台《银龄教师支援西部计划实施方案》。
■两会手记党的二十大将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一体化部署,今年教育领域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就是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的编制与实施。作为来自教育一线的人大代表,教育强国建设无疑是我在两会期间最关注、最想讨论的话题。
在全球舞台上展现教育影响力,是教育强国的重要标志。从改革开放初期的尚未普及小学教育,到2023年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91.1%,全国2895个县级行政单位全面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7%,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毛入学率达到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