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蕴侠的儿子听到父亲的呢喃,连忙俯下身子,将耳朵凑到父亲嘴边,老人已经没有力气再重复一遍,只是用尽最后一丝力气,颤抖着在儿子手心写下“校场口”三个字,写完这三个字,老人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仿佛卸下了压在心头多年的重担,缓缓地闭上了眼睛,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1957年5月19日的清晨,一个叫刘正刚的会计,和往常一样早早起床了。他是濯水镇上一家公私合营商店的会计,每天都要早早赶到商店去开门。可是正在他洗漱的时候,两个公安人员突然将他逮捕。奇怪的是,刘正刚对公安的到来并不惊讶,反而说:“我早想到有这么一天。
郑蕴侠,1907 年出生,黄埔四期毕业,“中统”少将专员,是臭名昭著的大特务。1949年郑蕴侠和和杨森一家逃离台湾,结果给他开车的司机弃暗投明,知道他要逃跑,提前在车的引擎里放了一把沙子,才开到一半的时候车就抛锚,修也修不好,这时解放军的先头部队已经追上来,他很害怕就把车子炸毁,自己单独逃亡了。
建国初,军统特务在贵州隐姓埋名8年,因随口说出1个成语暴露身份。1957年,贵州一个平静的小镇,一位名叫“刘正刚”的小商贩,因为在与人闲聊时,不经意间说了一句成语“不翼而飞”,竟由此暴露了真实身份,被警方逮捕。
1949年,历史的天平已经倾向了中国共产党,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摇摇欲坠,无数国民党军政人员踏上了逃亡台湾的航船,试图在海峡的另一边,守住最后的希望,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总有一些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与时代的洪流擦肩而过,最终被历史的巨浪推向了意想不到的方向,国民党少将郑蕴侠,便是其中一位。
文|纪墓人编辑|纪墓人1957年,贵州省务川县濯水镇一个商店的几名店员走进了公安局,他们要报警:7年前镇子上来了一名自称刘正刚的男子。他说自己从没上过学,经过相处他的言谈却一点都不像普通农民,说话头头是道,甚至还会引经据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