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台海网台海网7月27日讯 7月26日,根据全国12315消费投诉信息公示,厦门美图网科技有限公司新增5条投诉。2024年07月04日,消费者曹**(手机尾号 1463,用户ID ****2901)反映其于2024年07月04日在其他平台通过网购购买图形图像软件。
每经评论员 范文清日前,一封小鹏P5车主的维权信在网络上引发舆论关注。信中描述,小鹏汽车此前承诺的CNGP(城市导航辅助驾驶)功能迟迟未能在全国更多城市落地,且P5车不支持升级下一代智能座舱系统。这引发了不少小鹏P5车主的不满。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魏婧 美编 宋溪“双11”的喧嚣持续了半个月,不少消费者已经进入到应接不暇的收货模式,同时抓紧最后时机“查缺补漏”。近期,围绕各类售后问题,12345热线也接到较多投诉。退换货不畅、价保不落实等被频繁提及。“七天无理由”,超时不能退?
据媒体报道,近日,部分极越车主发布公开信,喊话吉利、百度与集度。信中称,自2024年12月12日起,全国极越车主在车辆维修、零配件供应及车载系统稳定性上,面临严重困扰,已对行车安全和车主权益构成实质性损害。
根据2024年第三季度消费者投诉信息统计结果,四川省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对相关投诉热点进行了分析,主要涉及消费者安全权投诉问题、预付式消费问题、黄金珠宝售后问题、商家虚假宣传问题四个方面。预付式消费问题频发“职业闭店人”严重扰乱市场经济秩序近年来,预付式消费问题属于投诉高发区。
上周,澎湃新闻收到多起关于手机品牌的投诉,多为售后服务等问题。对此,小米客服回复称,经售后检测,手机不开机故障属实,但消费者曾自行在第三方维修店维修,按照相关售后服务条例,该手机存在私拆情况需付费维修。
新京报讯(记者陈琳)3月14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去年消费者投诉举报数据。受经济下行压力加重影响,不发货、不退款等售后问题更加突出。2022年,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受理消费者投诉1310.38万件,同比增长43.84%,增速较2021年有所放大。从投诉问题看,质量298.
春暖花开时节,消费市场也在回暖,疫情以来,多地以发放消费券、补贴促销等方式提振消费市场,促进了消费市场的繁荣。但过去一年,有大半年时间仍处于疫情防控状态,对服务业而言大半时间处于停滞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服务品质,进而拉低消费者消费品质。时至一年一度“3.
来源:【消费日报】而今,各个家电品牌都在售后服务上做文章,以吸引更多消费者。福建省龙岩市市场监管局近日根据投诉热线记录,发现家用电器的维修及售后服务在消费类投诉中占有很大比例,这些投诉内容反映出目前家电售后服务存在效率低下、漫天要价、偷梁换柱三大问题。
产品破损,丢件,滞留,丢件无人处理,想要找快递理赔没有数据?本期跟大家依次分析。货损解决方案:〈1〉外包装无明显破损内包装破损情况:如客户收到产品后表示内件破损,第一时间先让客户拍照查看产品破损的严重程度。
新京报讯(记者陈琳)3月14日,记者从市场监管总局获悉,去年全国市场监管部门通过全国12315平台、电话、传真、窗口等渠道共受理消费者投诉、举报和咨询3534.3万件,同比增长20.2%。其中,投诉1740.3万件,举报507万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44.
原标题:家电售后服务投诉三大问题:服务意识差、服务水平低、收费标准不透明(引题)售后问题多 “刺客”最难防(主题)上楼费、材料费、拆旧费……乱收费、收费贵防不胜防(副题)家用电子电器作为每个家庭最常用的商品,因保有量大且持续增长,加上更新迭代较快,消费投诉量一直居高不下,其中又以
来源:【人民网】创新服务内容,提高服务水平,让消费者买得放心、用得舒心、修得省心“购买燃气灶时没说收取金属软管费用,安装时另收100元”“安装液晶电视机,工人要求购买原厂可伸缩支架,事后发现并非原厂产品”“找人维修冰箱,风机价格比网上售价高出600多元”……今年以来,随着消费回暖
来源:【烟台日报-大小新闻】随着人们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家电已经无法满足消费者对个性化、智能化、多样化的需求,以智能、高颜值、小巧便携等为主要特点的新兴“网红”产品为家电市场注入了新鲜血液与活力。但同时也面临着品质不一、服务滞后等带来的消费争议,成为消费者投诉新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