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1日,扬州一家搓背馆的老板刘广明和其他足疗沐浴同行一起,向外界发出了一则视频“请援书”。由于疫情反复,以及停业后难以回升的客流,让扬州沐浴足疗业过得十分艰难,靠双手养活一家的老手艺人们,没了收入,生计难以维持。
现代快报讯(记者 韩秋 顾潇)近日,扬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发布了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今年56岁的搓背师傅何巨元成为扬州传统搓背法的传承人。5月19日,在何巨元的家乡扬州市宝应县氾水镇,来自全国各地的16名学徒正式拜何巨元为师,学习扬州传统搓背技艺。
#头条创作挑战赛#“水垢何曾相受,细看两俱无有。寄语揩背人,尽日劳君挥肘。轻手、轻手!居士本来无垢。”这是宋代扬州太守苏东坡在亲自体验过扬州搓背后作的词。在宋代扬州己然有了公共大澡堂和专业搓背人(揩背人),扬州搓背的是名符其实的历史悠久。清人黄鼎铭说:“扬州好,沐浴有跟池。
现代快报讯(记者 顾潇 文/摄)扬州搓背是一项非遗项目,疫情期间,包括扬州搓背在内的扬州沐浴足疗行业遭受重创。最近,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变化,扬州沐浴足疗行业又恢复了往日的烟火气。在元旦、春节期间等着搓背的游客排起了长队,搓背师傅们开心地表示“累并快乐着”。
46岁中年大叔辞职改行当搓背工,这种“职业转型”不可以吗?卖了四五年二手车,如今来到扬州学习搓背技能,做起了搓背工,孙军的选择看似意外,又在情理之中。经过全盘考虑之后的“求变”,凭本事挣钱,在我看来,没什么好丢人的,还很值得尊敬。
来源:【扬州发布】炎炎夏日,一般来说是扬州传统沐浴业的淡季。昨天,记者走访扬州沐浴行业了解到,部分本土沐浴品牌开启了在外地开分店的风潮,不少外派的搓背师傅保底月薪达万元。扬州沐浴业逆势上扬,迎来外地开分店热潮。
尹晓燕从扬州高铁站出来,诗意扑面而来:汽车驶入“烟花三月路”,拐个弯就到了“春风十里路”。如果城市有形象代言人,对扬州来说,大诗人李白当之无愧。一句“烟花三月下扬州”,引来多少倾慕和向往。历史上,给扬州争做名片的文人墨客络绎不绝。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5月4日从扬州市商务局获悉,扬州《五一黄金周消费品市场运行分析》出炉,20家重点监测的商贸流通企业实现零售额3.2亿元,同比增长53%。住宿餐饮业持续火爆,20家重点宾馆营业额同比增长82.8%,23家重点餐饮店营业额同比增长82.
前言:随着中国数字经济的深入发展,产业数字化进程不断加速,大数据在产业决策中的比重越来越高。天眼查数据研究院特此推出“天眼新知”专栏,以天眼查大数据为依托,梳理产业格局及发展脉络,解读产业领域最新动态和投融资风向,为各方决策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