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员王九达在耐心解答老人的问题。受访者供图“第一天到工作单位,电梯门一打开,眼前的情景令我深受震撼,只见有的老人插着鼻饲管,有的老人插着导尿管,一位老人抱着玩具娃娃目光呆滞,他们仿佛哗啦一下撞到我的眼前,等着我去照护。那一瞬间,我不知所措,不知道是不是应该迈进去。
6月26日早上6时,在浦东新区永泰路302弄16号的三林镇常青养老院,值了一晚上夜班的“00后”小伙子陆天一早早起了床,开始一天繁忙的工作。今年是陆天一在三林镇常青养老院工作的第二个年头。2022年,陆天一从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养老护理专业毕业后,来到三林镇常青养老院工作。
两年前,32岁的林海(化名)来到日本,由于大龄、文科等身份的限制,以就业为导向的他,自费在介护专门学校进行学习。“选择这个行业是因为想在日本就职,日本超老龄社会,很缺护工。”作为全球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日本1.2亿人口中,65岁以上的老人就有3900万。
两年前,32岁的林海(化名)赴日本学习介护,目的是为了在日本就业。日本是一个老龄化严重的国家,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3900万,占总人口的32.5%。这导致日本养老服务面临严重的护理人员短缺问题。在日本,护工被称为介护师,通过国家介护师资格考试后可成为“介护福祉士”。
冯天麒正在给老人读报纸。眼下正是一年毕业季,上海首批养老专业本科生以100%的就业率,成为今年应届生就业市场“黑马”。大学生入职养老院,会遇到什么?这份职业的体验如何?劳动报记者蹲点了多家养老院,记录下了一些已经上岗的大学生的故事。
胡凤明和庞妍是00后,两人的脸上还带着学生般的稚气,但行事作风已经相当麻利。每天清晨,她们已经到岗做着工作前的准备。她们在北京一家养老院做着一份需要体力、耐心、细心的工作——养老护理员。养老是件大事。对许多老人来说,能不能在晚年平安、有尊严地生活是他们最关心的事之一。
他,大学学的是建筑与管理;她,原本做的是国际贸易,却纷纷跨界转行养老行业,今天更是要一起走上职业技能竞赛的赛场, 来一场养老护理技能比武:为“老人”做超声雾化、给小腿骨折或前臂骨折的“老人”做现场固定,把行动不便的人从床上转移到轮椅上……3月30日,本市职业技能月度主题赛养老护理
原标题:让养老护理成为有奔头的行业近日,江苏省公布养老护理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评审结果,该省也是全国首批168名养老护理专业技术人才出炉,其中11人具备副高级资格。去年江苏在全国率先创设养老护理职称体系,将养老护理专业技术资格纳入卫生系列管理,设初级、中级、副高级三个层次。
“困不困?”“不困。”“一会儿您想吃点啥?”“你们决定。”在北京市东四七条胡同一间老年公寓里,90后游波与一名有听力障碍的老人通过白板写字沟通。游波写下问题,老人一句句回应着。游波是北京市东城区东四街道汇晨老年公寓院长。
近期,在上海市首次举办的养老人才招聘会上,记者发现,这一“夕阳”行业洋溢着“朝阳”的活力。从湖南来的汤阿姨告诉记者,自己之前一直在做月嫂,月薪在万元以上,“但做月嫂不稳定,现在正在备考五级养老护理员,今天来找找工作机会,已经投了两份简历。”
重庆智能工程职业学院,智慧健康养老专业的学生正在老师带领下学习推拿按摩技巧。(本报资料图片)记者 崔力 摄/视觉重庆1月17日,巴南区花溪街道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认知障碍照护专区,老人开心地做游戏。记者 谢智强 实习生 康海雨 摄/视觉重庆“想找个称心的养老护理员,真的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