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吃水不忘挖井人”“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些课本中的红色经典你是否记忆犹新?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等教材插图是否让你历历在目?
追风者大结局,背景画面是徐徐飘扬的红旗。魏若来回望故乡,再转身奔向队伍,战士们眼神炽热,满怀期待和希望,步伐坚定,走向远方……这一幕,配上适时响起的《十送红军》的旋律,直接就让观众们泪目了。有家里的老人们直接跟着唱的,甚至有老人在这个时刻直接站起来的。这是中国人血脉觉醒的一首歌。
热剧《追风者》中,魏若来出身卑微,揣着梦想,在风云变幻年代从家乡江西吉安来到上海谋生,经过在上海立信会计学校学习,后以其出色的财会专业能力和天赋,进入国民党中央银行,得到央行高级顾问沈图南赏识,后受共产党人影响投身革命,在金融战线为组织工作,这是魏若来第一次离开家乡江西。
新华社贵阳1月14日电(记者李惊亚、杨欣、郭可树)“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秋风(里格)细雨(介支个)缠绵绵……”2024年,一部名为《追风者》的电视剧火爆荧屏,主角魏若来最后加入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以下简称苏维埃国家银行),在飘扬的红旗下,在《十送红军》的民歌
《追风者》成为首部以金融、财务视角讲述1930-1937年那段历史,不是正面战争、冲突,叠加主人公魏若来颇具“爽文”的职场经历,探究了国民党反动派自私自利、以权谋私、贪污成性,从底子上根子里已经坏掉的事实,注定其三民主义无法拯救当时的国家和人民,也让人民丧失了对国民党政府的信用,主角才从三民主义转向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近年来,以民国题材为背景的谍战剧轮番登上银幕,从《潜伏》到《黎明之前》,从《伪装者》到《叛逆者》等都是获得观众高度认可的精品剧目,随着这类题材的不断开发,同质化的内容似乎已经让观众出现了审美疲劳,后来播出的一些同类题材影视作品很难再获得好评。
游客惊喜地发现,在这片红色沃土上不仅有语文课本出现过、古诗词中读到过、影视剧中见到过的地方,更以引人入胜的新面貌、融合发展的新业态、加速涌现的新产品,赋予革命精神新的时代表达,让红色文化入心入脑、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监制|李浙 制片人|马文佳视觉|王瑄撰稿|张娅喃记者|王殿甲 韩雨婷 谢元森 黄珊 史超杰 刘涛谢宾超校对|高少卓教材插图|人民教育出版社部分素材|上海市政府、澎湃新闻、上观新闻、嘉兴市人民政府、嘉兴日报、南昌日报、江西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铁路、福建电视台旅游频道、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瑞金市人民政府、江西风景独好、@我在贵州等你、遵义市政府、中国军网、遵义会议纪念馆、延安日报、宝塔区政府办、西部网、延安革命纪念馆、延安宣传、央视科教、河北旅游、《党建》杂志、章贡区人民政府、北京日报、@西桐、@北魚、北京市海淀区融媒体中心、香山革命纪念馆、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国政府网等。
来源:【江西日报-江西新闻客户端】红色旅游“圈粉”年轻人曾悦之“五一”假期,我省多地红色场馆、红色景区推出年轻态文旅产品,“圈粉”年轻旅游群体。5月4日,走进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园区内不仅有以IP形象“小军军”为画面的游客留言墙及合影框,还设计了创意留言便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