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王媛通讯员 陶盼视频剪辑 王媛“和电视上看到的一模一样!”“真萌!”2月21日,武汉市江汉区红领巾实验学校校内,学生们围着刚刚3D打印出的“冰墩墩”仔细欣赏。尽管还没有进行上色,可学生仍为成功操作3D打印机获得“冰墩墩”的喜悦兴奋不已。
近日,河北省3D打印技术科普示范基地的教师携带3D打印设备和3D打印学科展品等走进鹿泉区职业教育中心,现场为学生带去了一场生动的3D打印科普知识讲座。该基地是河北省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同时也是市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基地、市3D打印技术科普教育基地、市科学素质教育基地。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纪委监委2023年巩固提升“点题整治”工作要求,助力“双减”工作全面落实,福州市义务教育学校结合实际,将科学实验、科技创作、创客活动、观测研究等科学教育融入课后服务,满足学校多元化需求以及每个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需求,丰富学校课后服务活动。
极目新闻记者 国倩通讯员 张春芳童年是一把开启幸福人生的钥匙。如何从“儿童立场”出发,探寻学校最美的样子,让学校生活成为学生们最美好的童年记忆?武汉市江岸区沈阳路小学用多学科融合的课后服务管理体系给出了答案。
“双减”政策落地以来,该校通过“弹性离校、自主点单”课后服务模式,开设3D打印、剪纸、陶艺、乐器、版画、舞蹈等40多个社团,减少学生作业负担,让他们课后留得下、待得住、学得好,玩得趣,尽情感受“延时服务”精彩与快乐。
3D打印机、激光切割机、AR/VR互动、眼动追踪体验……在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回龙观育新学校的“未来教室”里,炫酷“黑科技”教育软硬件设施未来感十足,孩子们分小组围坐其中研究、探索,他们亲手编程、建模并3D打印或切割拼装出的玩偶、建筑模型、装置等作品在教室一侧一一展示陈列……义务教育
用软件设计然后用3D打印技术做出各式小物件,了解低碳的重要性并尝试用绘画呈现,了解戏剧并尝试排一部有情绪张力的舞台剧……5月12日16时许,首都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的初一学生们准时踏进自选的课后服务教室,学习他们感兴趣的课程。
“这项殊荣,不仅是对卧龙区基础教育的肯定,也是对卧龙区委区政府在政策倾斜、设备投入等各个方面不遗余力支持卧龙教育建设、营造良好教育生态的肯定。”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日前入选全国首批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卧龙区委书记吕志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化学教师通过实验让孩子亲眼见证氧气的产生与变化;孩子控制气压,用空气炮将纸杯击倒在地……日前,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广南学校教育集团广南校区开展“趣玩科学 乐享实践”科普日活动,孩子玩得不亦乐乎,也收获了满满的科学知识。“科学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