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1与M2的剪刀差现象有所缓和】财联社2月14日电,央行自统计2025年1月份数据起,启用新修订的狭义货币(M1)统计口径,同时,央行也一同公布了按可比口径回溯后2024年各月末M1的可比余额和增速。
内容提要:衡量市场流动资金活跃度的M1与M2的剪刀差,从11月份的负10.8个百分点收窄到负8.7个百分点。有一种声音认为,这是一个改善的信号,说明前期经济刺激的政策效果初显。但新增贷款和新增存款都在减少,企业和家庭部门的新增活期存款在减少定期存款在增加,并不支持这一观点。
12月16日,A股三大指数小幅低开,教育、冰雪产业概念高开;乳业、贵金属、PEEK材料概念跌幅居前。中证A500指数小幅低开。截至发稿,成分股中,利亚德涨超11%,澜起科技、光迅科技、宋城演艺、南都电源、中远海控涨超3%。
每经记者:张寿林 每经编辑:张益铭12月2日,人民银行披露,决定自统计2025年1月份数据起,启用新修订的狭义货币(M1)统计口径。在现行M1的基础上,进一步纳入个人活期存款、非银行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
新华社北京2月14日电开年首月,我国新增贷款超5万亿元,增长数据亮眼;社融规模增量为7.06万亿元,为历史同期最高水平……14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1月主要金融数据展现诸多亮点,释放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强信号。金融总量合理增长开年以来,金融对经济的强力支撑直接反映在金融数据上。
(本文作者罗志恒,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原野,资深宏观分析师)事件7月新增社融7708亿元,同比多增2342亿元;社融存量同比增速8.2%,前值8.1%。7月新增人民币贷款2600亿元,同比少增859亿元。M2同比增速6.3%,前值6.2%;M1同比增速-6.
新华社北京12月13日电 题:信贷资金流向有何变化?——解读11月金融数据新华社记者吴雨、任军中国人民银行13日发布了11月金融统计数据。贷款规模合理增长、贷款利率保持低位水平、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11月金融数据有何亮点?信贷资金主要流向了哪些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