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鲁迅先生的小说集中,唯有《故事新编》留下了完整的手稿。9月11日,上海鲁迅纪念馆在馆内举办了“鲁迅《故事新编》手稿暨现代作家手稿研讨会”,多位鲁迅及手稿研究专家参会研讨。《故事新编》学术研讨环节在鲁迅先生的三种小说集中,《故事新编》是不同于《呐喊》《彷徨》的创新尝试。
网友“陰陽魚”认为:我曾說 故事新編是二十世紀白話小說的最高峯 魯迅認爲 故事新編是那些在他寫吶喊與彷徨之餘 所書寫的一些可能不能稱爲作品的東西 然而只有故事新編最能在新白話文中 找到漢語文學最震攝人心的音律感 節奏感 畫面感 它將中國最最重要的那些文化源流 歷史時刻 精心地裝裱起來 無論是兩段呆木頭 還是混混沸水中的人頭 宛如種種揮之不去的幻境 時時浮現出來。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已经写出了《狂人日记》等脍炙人口的名篇小说后,中国现当代的文坛,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新诗不再是郭沫若等人提倡的“直白”“激情”,而变成了以后期的徐志摩为主的新月派提倡的朦胧,还有戴望舒提倡的象征性,这些都是自然主义思潮影响下的文学作品。
封面新闻记者 周丽梅 实习生 罗湘对于经常出现在教材和考试题目中的鲁迅先生,你了解多少?本期《老师荐书》栏目,成都市铁路中学校教师林文洁要推荐的书是《故事新编》,透过这本书,一起来认识一个“脑洞大开”的鲁迅。《故事新编》是一本将远古神话和历史传说加以改编写成的短篇历史小说集。
《奔月》鲁迅先生所著的短篇小说,最早发表在1927年1月《莽原》半月刊,后编入小说集《故事新编》。小说重新描写了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嫦娥奔月的故事,讲述了嫦娥偷偷吃下了西王母赐给丈夫后羿的两粒不死之药,独自飞到了月宫的故事。
有人看到一人坐在牛面前弹琴。就感到奇怪。于是他问对牛弹琴的,你对牛弹琴,牛听得懂吗?弹琴的回答,牛当然听得懂,你看牛摇头晃脑甩尾巴,这不是它听懂了显得高兴和快乐吗?问的人不信,围着牛转了一圈。回头对对牛弹琴的说,你傻不傻呀?牛摇头晃脑是它在吃草。
《故事新编》凡八篇,贯彻其中的主题不外乎是对传统的反思,由于其内容基于民族独特的神话与历史而让人很容易联想到所谓“国民劣根性”,本质即中华传统文化消极的内容,说到底跟民族有无关系呢,答案是模糊的。因为其所表达出来的对狭隘、迂腐、贪婪等的辛辣讽刺并非只适用于国族。
《格列佛游记》插图。鲁迅的小说,从精神上说其实是杂文,鲁迅一生的文字,亦是以杂文为最大家数。时至今日,他的小说,能够让我们爱读、引起共鸣的并不多,《呐喊》《彷徨》都是,就我个人而言,我可能更宁愿读《故事新编》。《故事新编》中的故事,我认为写得最好的,应该是《奔月》和《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