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5月16日消息(记者 智陈阳 实习记者 郑洁怡)在众多饮食方式中,您听说过“抗炎饮食”吗?这里说的“炎症”和我们平时说的“发炎”是一回事儿吗?“抗炎”和“促炎”食物有哪些?5月15日晚,首都保健营养美食学会会长王旭峰做客《央广营养课》直播间,对以上问题给出了解答。
从疾病类别看体内发炎:人为什么会生病、痊愈?——生活方式疾病、过敏、癌症的背后都是慢性炎症。前言曾经提到,不论血管老化、癌症、抑郁症、阿尔茨海默病、糖尿病,还是特应性皮炎,这些现代常见的疾病,几乎都和慢性炎症有关。
参考文献:Michels N, van Aart C, Morisse J, et al. Chronic inflammation towards cancer incidenc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Critical Reviews in Oncology/Hematology, 2021, 157: 103177.
很多朋友把“炎症”看做是一种疾病,实际上,炎症反应是身体免疫系统对于疾病或微生物感染的一种正常反应,这种反应有助于我们清除体内的感染或相关变异细胞,保证身体的健康,但如果长期的慢性炎症持续,则可能影响我们身体多个方面的健康,因此,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中老年朋友来说,如何控制风险,减少慢性炎症带来的健康风险,就是非常重要的。
长寿,似乎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令人向往的话题,每个人都希望拥有一个健康快乐的晚年。公元前五世纪,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首次提到了一种“青春之泉”,据说它能够使人恢复青春,获得永生,这一充满神秘色彩的传说反映了人们对延缓衰老,甚至逆转青春的向往。
说起炎症,大家比较常接触的就是咽炎、肺炎、毛囊炎……比起这些可以让人直观感受到痛苦的炎症,还有一种炎症它悄无声息,却会慢慢拖垮我们的免疫力,那就是——慢性炎症!长期炎症缠身,更易得癌!炎症在每个人体内都可能存在。
来源:【中国食品报融媒体】膳食中的各种生物活性成分,包括能量与营养素就可能影响人体内炎症反应过程,膳食模式与机体慢性炎症状态密切相关。因此通过改变饮食模式来调节机体的炎症状态也是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身体抗炎需多管齐下,在均衡营养的基础上多食用“抗炎食物”。
炎症,作为机体对损伤或感染的一种自我保护反应,通常被视为一种良性的生理过程。然而,当这种炎症反应持续存在,转变为慢性炎症时,就可能成为健康的一大隐患。特别是以下5种慢性炎症,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甚至有可能演变为癌症。1.
现代快报的记者在网络平台上发现了一种新型的饮食方式现在走得很是火热,叫“抗炎饮食”,说吃这些食物不仅可以减肥,还可以提高免疫力,降低炎症等,种种好处让很多喜欢养生的人沉迷其中,甚至不问是真是假就开始实行起来。
参考消息网7月14日报道西班牙《国家报》网站5月17日刊发题为《慢性炎症:如何防止身体处于警觉状态?》的文章。全文摘编如下:当我们受到磕碰、发生感染或被蚊子叮咬时,我们可以观察到炎症的外部反应。受影响的部位会发红、发热、疼痛或发痒,并且扩大。
提起癌症,人人为之色变;可在检查报告上看到炎症,尤其是慢性炎症时,很多人却不以为意。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炎症与癌症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1/6的癌症是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慢性炎症导致的。那么,炎症是如何变成癌症的?哪些炎症可能会变成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