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5月31日讯 记者从高唐县林业综合服务中心获悉,为做好2024年林业病虫害的防控工作,保护全县森林资源和生态安全,根据省、市林业部门要求,经县政府同意,决定实施飞机喷药防治美国白蛾。日期:6月1日至6月15日(如遇大风、降雨、空中管制等特殊情况时间顺延)。
来源:【绿美江苏】近日,徐州邳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启动2024年飞机施药防治森林病虫害工作。此次飞防专门选用仿生物制剂环保型农药,提前20天深入村组进行避让调查和宣传,精准定位制订避让措施,避免对环境和人畜造成不良影响。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林 杨之甜当前,正值小麦灌浆期,是条锈病、赤霉病、蚜虫等病虫害的易发期,也是小麦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5月6日,滑县农业部门在白马坡高标准农田示范区组织开展小麦“一喷三防”作业,全力以赴“虫口夺粮”保丰收。
来源:山西日报 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农业无人机,作为现代农业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逐步改变着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让农业真正“飞起来”。近年来,我省农业无人机发展迅猛,应用场景不断拓展,“低空+农林植保”出现新的发展机遇,为智慧农业发展提供装备支撑。
农业无人机等智能设备替代了大量人力,也孕育了一种新的职业——无人机飞手。杨良32岁,是天津宝坻人,在北京顺义做了十年的农机手,他原以为,这一辈子就和田地打交道踏踏实实开农机,没想到转型做了农业无人机飞手,“开着”飞机去种田。4月26日,农业无人机飞手杨良在顺义区一处麦田进行作业。
中新网绵阳3月7日电(李静洁 梁霭彬)眼下,正值小麦返青拔节管护的关键期。7日,在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仙鹤镇,村民们抢抓农时,利用植保无人机进行病虫害防治作业,通过科技手段助力田间管理,为小麦增收保驾护航。连片的麦田绿意盎然。
来源:【人民日报】7月8日,工作人员在给飞机加油。7月5日,飞机在进行水稻航化植保作业。 以上图片均为徐宏宇摄(影像中国)近日,黑龙江垦区北大荒集团各农业生产单位陆续开展航化植保作业。83架不同型号的农用飞机在近70个农牧场,通过防病、追肥、灭虫统防统治,保障作物健康生长。
来源:长春日报 腾空、起飞、盘旋、喷药……盛夏时节,农安县前岗乡永德村上空,植保无人机有序作业,细密的水雾沿着“飞手”规划的路线,被均匀地喷洒在玉米地里。一天下来,农缘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的植保无人机,高效完成了40公顷航化作业。
来源:【绿色湖南】近日,衡东县四方山林场和吴集镇林业工作人员向该县林业局自保地野保股反映,四方山林场一、二、三工区和吴集镇江山村发生严重的黄脊竹蝗虫害,杨山公园刺蛾灾害比较严重,急需进行防治。野保股工作人员随即进行实地调查,发现黄脊竹蝗危害和刺蛾灾害严重,发生面积余2000亩。
苏丹东部盖达里夫州农业生产部当地时间26日晚表示,一架用于害虫防治的农用飞机当天在该州法什卡地区一个农场降落时与一辆小型农用车相撞,造成农用车上的4名工人死亡,另有8人受伤。农业生产部说,事故发生时,飞机上有3名机组人员,均未受伤。飞机机翼受损严重。
记者昨天(22日)从工业和信息化部了解到,我国将聚焦场景牵引,完善低空产业生态,加快农林植保无人机装备创新应用。在位于黑龙江省北安市的中国融通智慧农业示范园,记者看到,20架大型无人机以及旋翼中小型无人机进行了低空喷洒演示和实物展示。
农业无人机的广泛应用推动了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和智能化。它们通过高效、精准的作业方式,实现了农业生产的绿色转型和低碳发展。随着科技发展与进步,大量农人变身为有知识、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农人,在此过程中也孕育出一种新的职业——无人机飞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