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央视财经 这几日,广西多地都发布了高温蓝色、橙色预警,中暑人员也随之增多。专家告诉记者,当湿度大于60%,温度大于32℃时,暴露在阳光直射或封闭湿热环境下的人员,要特别留意中暑的风险。在大量出汗后,应及时补充流失的水分和电解质。
深圳新闻网2024年6月22日讯(深圳特区报首席记者 罗莉琼 通讯员 马晓群)昨日迎来夏至节气,炎热的夏天来临,市民该如何应对“烤验”?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阎闯博士提醒市民,高温天气要做好防晒、多喝水,也要预防中暑、心梗。
虽然立秋已过,但是高温天气仍然没有放过我们的意思,依然持续着的高温中又增添了些许干燥,这也正是“秋老虎”到来的迹象。每年的8、9月之际就是著名的秋老虎“限定返场”。不同地区秋老虎到来的时间会有些差别,而且持续的时间也有长有段,长则两个月,短则半个月。
你好哇!我是饭菜香飘飘!最近家里小孩多,然后我妈也过来我们这边住几天,照顾这些小孩,我妈总说腿脚没劲,我怕还给她买了几瓶钙片。咱们有空闲可以多吃些钾含量高的蔬菜水果,像菠菜,苋菜,彩椒,空心菜,莲藕,豌豆,牛肉,香蕉,红枣等。
进入盛夏,人体出汗增多,体内的电解质也随之流失,尤其是钾,流失过多可能导致低钾血症。低钾血症会牵连肌肉、心脏甚至呼吸,严重时会诱发心律失常,引起心脏骤停。身体缺钾的表现:1.肌肉无力,特别是下肢,这也是最早期的症状;2.耐热能力下降;3.心慌、心脏不适;4.抽筋;5.
眼下高温天气依旧,不少人出汗越多,口味上也吃得越咸。老话说“多吃盐可以长力气”,事实真的如此吗?食盐是大部分人必不可少的厨房调味品,吃得越多越健康吗?来看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专家带来的科普解读↓有研究认为,人类是出于调味的需要而使用盐的,食盐在现代营养学中也被归类于调味品。
这几天温度越来越高,早晨出门还没走5分钟呢,就已经汗流浃背。出汗时除排出部分水分,还包括营养成分的流失。所以一边流汗一边也伴随着身体能量的消耗。因此有的人出汗后就会觉得浑身无力,提不起精神,整个人异常疲惫。
来源:【昆明日报-掌上春城】尽管现在已经出了末伏,但在还没出长夏的岭南地区,中午的温度依然不容小觑。广东的夏末不适合滋补,应该多喝些消暑健脾利湿的汤水。另一方面,夏季稍微活动一下就容易出汗,如果运动出汗量很大,及时补充水分就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