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曾在今年2月报道过“随遇”,当时,这款应用的产品理念类似“漂流瓶+早期Snapchat”。而今年新上线的“随遇”2.1则更像是“漂流瓶+Tinder”的模式,以拍立得照片的UI随机推送陌生人给你,但本质是Tinder式的用户匹配。相比1.0,今年5月上线的2.
记者 | 谭一凡编辑 | 2021年1月21日,微信上线十周年,也交出了自己的成绩单:10.9亿用户打开页面,7.8亿用户进入朋友圈,4亿用户使用小程序。而在光鲜背后,漂流瓶、打飞机、对讲机......这些曾经耳熟能详的名字,也在网络发展不断的更迭下,被代替,被结束。
你是否在小红书、豆瓣乃至微信公众号评论区,见过一只粉色小恐龙?这个名叫momo的小恐龙账号,似乎分外活跃,有时点赞夸奖,有时又回怼批评。当你搜索这个账号昵称时,会发现各个平台上居然有数不清的momo。“互联网上到底有多少个momo?”一位用户曾这样提问,却得不到答案。
你听说过“AirDrop 陌生社交”吗?What?难道用 AirDrop 也能交友搭讪? AirDrop (隔空投送)的方便好用,我是知道的。不需要数据线和流量就可以跨 iPhone、Mac、iPad 设备实现文件快速分享的操作。
陌生人随机社交应用随遇在产品理念上类似漂流瓶和早期Snapchat的结合体,用户拍一张照片或录制一段视频,系统会将其随机发送给100个人。收到的人处理这个“漂流瓶”也简单,喜欢可以加关注,不喜欢就翻过去,当然也可以立刻回复对方,形式也可以是一张照片、一段视频,或者是几个字。
“xxx,你有一位手机联系人在探探上将你设置为‘暗恋对象’,由于你未使用探探,你的联系人发送了短信通知。如果你也暗恋TA,你们将配对成功”,相信很多人对这类短信内容印象深刻,这是探探激活用户的标志手法,探探作为SWIPE社交在中国的代言人,影响过许多人的生活,今天就和笔者一起来看看这款产品的发展历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