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编辑 徐知妤薄如蝉翼的纸张、根根分明的发丝、细节逼真的衣服褶皱……远看是纱、近看是瓷,近日,国家博物馆展出德化白瓷,其工艺令人叫绝。德化瓷烧制技艺是一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德化瓷以“中国白”闻名世界。它为何被称为“中国白”?又是如何烧制而成的?一起来了解一下。
能把瓷器变“软”的非遗——德化白瓷,薄如蝉翼的纸张、根根分明的发丝,以及细节逼真的褶皱,和联播一瞬一起欣赏!监制丨彭娜编导丨焦健 薄亚楠剪辑丨张斌 策划丨任朦 张雨妍记者丨张孙川 德化融媒©2024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使用。
中新网泉州8月29日电 (吴冠标)发丝纤毫毕现,衣衫薄如蝉翼,远看似纱,近看为瓷……近日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的福建陶瓷艺术大师连德理作品《神话》令无数人叹为观止。“这件作品取自影视剧《神话》中玉漱公主的形象,是我和儿子在一次针对年轻人喜好的闲聊中产生的灵感。
核心提示做工精致,色彩鲜明,花瓣、花蕊栩栩如生……在国家博物馆的德化白瓷展(以下简称国博白瓷展)上,一个由牡丹、水仙、海棠、康乃馨等造型集合而成的德化瓷花篮,因极其逼真而被观众怀疑不是陶瓷作品,而这真真切切是当代工匠用德化瓷制作的。“这些传承千年的技艺随便一件作品都足以惊艳世人。
德化白瓷作品,远看像纱,近看是瓷。新华网发(主办方供图)新华网福州7月20日电(刘丰)是纱?是纸?是花?是德化白瓷!7月20日,德行天下·化育万物——“中国白·德化瓷”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巧夺天工的德化白瓷作品让观众惊叹不已。
“千年古县”德化位于福建省的中部,泉州市西北部,是与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齐名的中国三大古瓷都之一。由于地处戴云山区,盛产优质的高岭土,而且林木河溪密布,天然的良好原料和资源条件为德化窑火千百年生生不“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世界白瓷看中国,中国白瓷看德化”,早在宋元时期,德化白瓷就成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出口商品,被法国人称为“中国白”。在长达数个世纪的海上丝绸之路贸易中,承载东方魅力的“中国白”,从泉州港出发,远涉重洋,见证了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与互鉴。
德化白瓷·远看是纱,近看是瓷~看了会受到亿点震撼德化白瓷,福建省德化县特产,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宋朝。德化白瓷质地坚密、晶莹如玉,釉面滋润似脂,以质取胜,以白夺目,甚至能造出纱、棉、麻布的质感。在中国白瓷系统中具有独特的风格,在国际上有“东方艺术”之声誉。
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的德化白瓷《风吹莲舟水湿衣》,作者连德理。 本报记者 马苏薇摄“以为是纸,原来是瓷!”“以为是纱,原来是瓷!”前不久,一条热搜引来千万网友关注。短视频中,砖头上放着一沓薄如蝉翼的白纸、人物雕塑身着轻纱般的衣裙,瓷器的造型和质感令人赞叹。
2023-09-06 13:29来源:中国网 链接已复制字体:小大2023年8月27日,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白——德化白瓷展”上展出的“乡愁(当代)”。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以烧制白釉瓷器闻名于世,是中国陶瓷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本文转载自收藏拍卖杂志)中国陶瓷历史上,有一种瓷器,用一抹凝脂如玉的白惊艳了世界,它就是德化白瓷。德化,环城皆山,北为龙浔,前临浐水。德化瓷泥产于山中,制而为器,因此得名。自唐创烧以来,经历宋元时期的发展,随海上丝绸之路远销海外,声名远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