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创作大赛#二战期间的苏联军队,对于营级以上编制都会配备一名政委,在军队中的主要作用就是教育士兵、激发士兵的斗志,同时也能起到政治宣传、提高士兵纪律和战斗力的作用,可以说这个职位,在当时的苏联军队中至关重要。那么本期文章,咱们就来说说二战中,一名苏军政委身上的十大装备。
在很多描述二战东线战场的电视剧里面,我们都可以看到这样一个桥段,那就是德军俘虏了一群苏联士兵之后,发现了其中的苏联政委,毫不犹豫就把人家给毙了,甚至苏联政委的待遇如同那些德国人排挤的犹太人差不多,这就让人好奇了,德军为什么那么讨厌苏联政委呢?
随着大清洗的结束,象麦赫利斯这类人其实已失去了作用,实际上相当多的有大清洗密切相关的人最后遭受了鸟尽弓藏的命运,比如前面提到的弗里诺夫斯基,比如麦赫利斯的前任斯米尔诺夫,以及叛逃的留里希夫主要也是因为害怕秋后算账,这样看来麦赫利斯是十分幸运的。
其曾给我们带来过便利,也给我们带来过麻烦,很好印证了事物都有两面性这一点。建国初期,在中苏友好阶段,苏联曾经向我国建议可以取消政委制度,当时主持军委工作的彭德怀彭老总思考过后觉得有一定的道理,便想按照此法推行。
这部作品当中给我们印象最深的就是主人公李云龙,他在部队当中可谓是说一不二,很多时候政委的话对他来说就是一纸空文,但这只是影视作品经过加工之后所显示出来的内容,实际上当时在部队当中政委的权力要比团长大上不少。
政委这个职务在二战时期的同盟国军队中是独特的——除了苏联红军有政委,美军、英军、戴高乐指挥的法军都没有政委。那么,政委到底是什么样的官职,其在部队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为何苏联红军有政委而美军没有政委呢?
中国炊事兵和苏联政委,美国医疗兵,被称为全球“最强”三大兵种对于苏联政委而言,信仰不容置疑,身先士卒是一种荣誉,共产党员在前线,唯一的特权就是带头冲锋二战爆发后,苏军一溃千里,大量农民应征入伍,虽然战斗力强悍,但缺乏纪律性这个时候,工人阶级出身,长期接受马列主义教育的政委,就负责
俄新社2月5日报道称,俄国防部计划在人事管理总局基础上组建军事政治总局,其职能类似苏军总政治部。与国防部关系密切的消息人士说:“俄国防部打算近期在人事管理总局基础上组建类似苏军总政治部的军事政治总局。国防部数个司可能会整合到新总局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