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2021年是盲盒的“破圈”之年。从最初的玩具,到当下的餐饮、美妆、文具、图书等,诸多消费领域都掀起一股盲盒风潮。然而在“万物皆可盲盒”愈演愈烈的同时,背后的问题也日益突显。有消费者就表示,商品价格虚高,诱导过度消费、以及产品质量差等情况时有发生。
央广网北京1月7日消息(记者王启慧)“刚‘入坑’的时候,我的工资除了交房租、吃饭等日常开销,几乎都拿去开盲盒了,为隐藏款花过的钱,更是不计其数。”张晚回想起自己为盲盒消费的日子,笑称自己简直着了魔。而她口中所说的“隐藏款”,更让不少玩家为之疯狂。
#800元娃娃盲盒成本仅有30元#央视“3·15”晚会点名了盲盒背后的“黑幕”,商品价格虚高,诱导过度消费、产品质量差等情况时有发生。今年初,肯德基与泡泡玛特联合推出盲盒套餐,引起不少消费者盲目购买造成食品浪费。对此,泡泡玛特回应称,全部暂停定制盲盒业务。
当你购买盲盒时,你在购买什么?——揭秘购买盲盒背后的心理机制几乎每个购买盲盒的人都有自己锁定的目标:他们仔细辨识盒子里的声音,试图通过某些“技巧”选到自己期待的那一款玩偶。工作日的晚上8点,三里屯的泡泡玛特店里客人仍然络绎不绝。年轻人正在挑选盲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