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 细胞与基因治疗是利用基因治疗载体将外源的治疗性基因转导至细胞,再通过外源基因的转录和翻译,改变细胞原有基因表达以治疗疾病的方法。作为当今医疗领域最具潜力和创新性的一颗“新星”,细胞与基因治疗产业已成为全球生物医药、生命科技前沿探索最重要的领域之一。
顶端新闻记者 刘慧丽 见习记者 贾利为加快产业集聚、形成特色优势,郑州航空港支持中原医学科学城筛选一批细分产业链重点培育、集中攻坚,规划建设一批专业特色园区作为载体。中原医学科学城筛选了细胞与基因治疗、眼健康、高端医疗仪器设备、中医药、核医学等细分产业链优先布局。
约翰·卡萨达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徐聪/摄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刘慧丽 实习生 张玉立近日,世界航空经济理论奠基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首席顾问、郑州航空大都市研究院院长约翰·卡萨达来到河南郑州航空港区履职。
大河网讯 细胞与基因治疗是利用基因治疗载体将外源的治疗性基因转导至细胞,再通过外源基因的转录和翻译,改变细胞原有基因表达以治疗疾病的方法。作为当今医疗领域最具潜力和创新性的一颗“新星”,细胞与基因治疗产业已成为全球生物医药、生命科技前沿探索最重要的领域之一。
10年前郑州航空港还是一个不起眼的机场小镇,面积不足20平方公里,人口不足20万,交通道路设施等都很不完善。经过10年的发展,航空港已经蝶变为一座城区面积超过100平方公里,基础设施覆盖超过220万平方公里,人口近90万的现代化、国际化航空新城。生产总值10年平均均增速达14.
大河网讯 4月27日,河南郑州航空港召开2023年度工作会议,系统回顾总结了过去一年和十年取得的工作成就,表彰先进弘扬正能量,安排部署2023年工作。大河网记者从会上获悉,2013年3月,郑州航空港获批成为全国唯一一个由国务院批复设立的航空经济先行区。
张占仓 | 立方大家谈专栏作者郑州航空港作为我国首个国家级航空经济发展先行区,以多方面发展优势支撑,正逐步成为郑州市与河南省的经济增长高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引领作用日益显著。第一。经济数据彰显增长实力。2024年,郑州航空港多项经济指标成绩亮眼。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375.
编者按:2024年10月25日,中国区域经济50人经济研讨会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举行。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首席顾问、通证数字经济研究中心理事长刘以雷在会上作《发挥优势,补齐短板,推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再上新台阶》的主题报告,以下为报告内容。
兴航科技技术人员正在生产作业。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瑞 摄□本报记者 杨凌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高利国 王瑞设备调试、参数优化、芯片封装……5月31日,记者走进位于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郑州兴航科技有限公司,看到身穿防静电服的技术人员正在忙碌。
大河网讯 以园聚产,融园入城。去年以来,郑州航空港区加快推进特色专业园区建设。医研园、医工园、数字健康等7个产业园区建成投用,通用国际医疗健康中心、中信医疗大健康产业创新基地、华润区域医学检验及病理诊断中心等标志性项目开工建设。
张大卫、范恒山、肖金成……10月25日,中国区域经济50人经济研讨会在郑州航空港区举行,多位国内从事区域发展理论、政策研究和实践工作的专家学者济济一堂,为航空港区“新十年”高质量发展把脉问诊、建言献策。
2023年以来,河南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坚持以“空中丝绸之路”建设为引领,聚焦“五大定位”,建设“五大中心”,着力培育十大产业集群,启动六大功能片区开发建设,大胆闯、大胆试、拼命干,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3.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4.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6.6%,5项经济指标同比增速均位居全省前列。
【大河财立方 记者 段伟朵】一季度,是全年经济的“风向标”。进入2025年,全省拼抢一季度、实现“开门红”动员部署会召开,最强动员令发出,河南各地开启拼、抢、赶、超的发展模式。2月5日,郑州航空港区“新春第一会”召开。
大河网讯 11月18日,比亚迪成立30周年暨第10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发布会在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比亚迪小漠工业园举办。比亚迪成为全球首家达成第10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的车企,这既是比亚迪的全新里程碑,也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
大河网讯 乙巳春节的浓浓年味还未散去,奋勇争先的锵锵战鼓已经擂响。2月5日,郑州航空港区2025年三级干部会议召开,回顾了2024年工作成效,明确了2025年任务目标。航空港区各级各部门干部齐聚一堂,谈经验、比干劲、谋发展,全面擂响向“新”出发的战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