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黄玉环半透明的身体呈伞状,外围拖着飘逸的触手,如桃花瓣一样漂浮水面,通过身体的开合在水中自由行走,这便是罕见的桃花水母。别小看这个只有硬币大小的桃花水母,它是比恐龙还古老的珍稀生物。因为它对生存环境水质要求极高,因此也被称为“水质检测员”。
近日,云南省勐腊县检察院在西双版纳望天树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挂牌成立了“桃花水母栖息地保护”检察公益诉讼联络点,并商定双方联合开展桃花水母栖息地保护暨寻找桃花水母研学游系列活动,共同追寻桃花水母踪迹、开展法律宣传,保护桃花水母。 据了解,勐腊县境内的南腊河是桃花水母的栖息地之一。
8月9日,有市民拍摄到世界濒危野生动物、有“水中大熊猫”之称的桃花水母,出现在汾河景区四期,这是这一物种首次在山西被发现。对水质要求十分严苛、被誉为“活体水质检测器”的桃花水母,成为汾河太原段水质极佳的最好佐证。作为全球唯一生活于淡水水体的水母类群,桃花水母诞生于约5.
近日,有“水中大熊猫”之称的桃花水母,出现在山西省太原市汾河景区四期,这在该省尚属首次。“水质要求很高的桃花水母,小时候看到过之后就没见过了,突然最近发现,真的是太惊喜了”,一位太原网友在社交平台上这样感慨道。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周贤林 通讯员 梁彦明 刘苗苗)7月8日,十堰市张湾区汉江路街道刘家村的龙泉沟水库里再次发现了被誉为“水中大熊猫”的桃花水母。桃花水母又称桃花鱼,是地球上一种最原始、最低等的无脊椎腔肠动物,已存在6.
近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的研究人员,在密云水库发现了有着“水中大熊猫”之称的桃花水母。桃花水母是一种原始无脊椎动物,最早诞生于约5.5亿年前,一般直径约2厘米,浑身晶莹透亮,拖着飘逸的触手,状若漂浮在水面的桃花花瓣故而得名。
华声在线9月10日讯(全媒体记者 邓玉娇 通讯员 廖艳霞)日前,湘潭生态环保协会湘乡市中队环保志愿者,在韶山市韶山乡一处废弃矿坑形成的小水库里,发现有“水中大熊猫”之称的桃花水母。 “这说明这一带如今生态环境质量变好了,水质也变好了。
6月24日,在石家庄市灵寿县一处水库里,当地群众意外发现像水母一样的奇怪生物。记者随即前往探访,经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安瑞永初步鉴定确认,该生物为索氏桃花水母,被称为“水中大熊猫”,是一种濒危的古老生物,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是国内已知唯一的一种淡水水母。
罗昊 晨报记者 李小聪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江西东南西三面环山、北濒长江,孕育了非常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近日,宽尾凤蝶、桃花水母和突托蜡梅“组团”现身我省,这些发现无疑印证了江西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
近日,南京溧(lì)水区无想山景区工作人员在天池水边巡查时,发现水中漂游着许多白色生物。经有关院校专家确认,该生物为有着“水中大熊猫”之称的桃花水母,是唯一生活在淡水中的水母。7月19日,无想山景区工作人员介绍,前两天下完雨之后,员工在日常巡逻中发现了桃花水母。
记者8月5日获悉,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公司水质监测人员在丹江口水库淅川陶岔水源保护区区界例行维护作业时,发现了“水中大熊猫”桃花水母。桃花水母是一种濒临灭绝的古老而珍稀的腔肠动物,有数亿年的生存历史,被誉为生物进化研究的“活化石”。
来源:【西安日报】6月16日,中国科学院地理所一行8人在丹凤县峦庄镇开展VEP野外采样调查,于天麻小镇河道取水样时发现水体中有水母活动。据中国科学院地理所专家叶凌涛介绍,峦庄镇水体中发现的水母为桃花水母,目前已记录11种,国内有9种。
7月17日,漳州市漳浦县大南坂镇清泉岩山下一水塘中发现一群半透明的伞状浮游生物。经当地渔业部门专家确认,这群水生生物就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素有“水中大熊猫”之称的桃花水母。这也是漳州首次发现桃花水母。桃花水母又称“桃花鱼”“降落伞鱼”,是一种原始低等的无脊椎动物,最早诞生于5.
水中的桃花水母 14日,在汝阳县斜纹河付店镇段,当地群众发现水中游动着许多水母,经专家鉴定确认为桃花水母。 桃花水母是已被列入国家濒危动物红色名录的极危物种,有“水中大熊猫”之称。 50多岁的付店镇居民赵红旗是当地最早发现桃花水母的人之一。
中新网南昌6月13日电(卢梦梦 贺登毅)近日,在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金桥乡蔷薇村的一处水塘中,村民们意外发现像水母一样的奇怪生物。经当地相关工作人员观察确认,该生物为桃花水母,是世界一类濒危的古老腔肠动物,具有极高的研究和观赏价值,有“水中大熊猫”之称。
中新网安徽新闻7月31日电 (朱海星 王晨璐)7月29日,黄山区农业农村部门在黄山区谭家桥镇中墩村进行渔业安全生产日常检查工作时,意外发现一种水母一样的生物。经当地专业人员观察确认,该生物为桃花水母,是世界一类濒危的古老腔肠动物,具有极高的研究和观赏价值,有“水中大熊猫”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