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的身体状态感觉很好,也恢复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大家都说看不出我曾经生过一场大病,太感谢你们了!”近日,南方医院增城院区胸外科团队收到来自市民小虹(化名)亲手制作的花束。一朵朵手工编织而成的花朵,连同小虹一家深深的谢意送到了医护人员的手上。
人民日报有位记者,他却实现了从肺癌晚期到肿瘤消失,从死神手里夺回了自己的生命,抗癌成功。凌志军生于1963年,二十五岁时成为新华社记者,后来凭借犀利的文笔,深邃的眼光,他成为了许多畅销书的作家,一路走到了《人民日报》的高级编辑这个职位。
近日,南京同仁医院为一名左下肢缺失、长期卧床的高位截瘫的肺癌患者在胸腔镜单操作孔下完成右上肺癌根治术+胸腔粘连烙断术,目前,患者已转危为安,顺利出院。前不久,59岁的万阿姨(化名)因为持续性腹痛难忍来到同仁医院急诊科就诊,检查CT提示肺部囊性结节,较为罕见。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8月24日电(林颖 董宇翔)近日,在国内肿瘤微创治疗领域知名专家郑加生教授亲自指导和操作下,黑龙江省医院多学科协作,成功为一名患者在CT引导全麻下进行了肺占位活检及微创消融手术,操作过程顺利,患者右肺上一直径1.5公分肺结节被成功消融,术后病理回报为肺腺癌。
人在面临癌症晚期时,是只能“束手无策”,还是顽强对抗?凌志军,是人民日报社高级编辑。并且,他将自己从成为一位癌症患者深陷绝境,再到逐步恢复的历程写成了一本书——《重生日记》,其中的内容不仅对于癌症患者及其家属很有帮助,对于普通读者也很有启发。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不能作为治疗依据,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这是一位33岁的青年女性,年纪轻轻,有稳定的工作,有一位爱她的丈夫,有两个可爱的孩子,本来应该过着人生赢家的生活的时候,但是在一次年度体检中,患者的心态发生了180度大转弯。
83岁的杨大爷肺癌根治手术后康复不久,他便要前往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胸外科,他一定要当面感谢医院的医务人员,让他在耄耋之年依然能够健康地活下去。杨大爷长期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导致他的心脏一直不好,活动耐力下降,需要长期服药治疗。
这位患者姓李,是云南人,在浙江省一个餐饮店里边当厨师,最近这两个月以来没有什么食欲,一个月前体检发现左肺有结节,并且有23年的抽烟史,平均一天一包,不喝酒也没有肺癌家族史,来我院就诊时患者的面色较差,因为他说好久没正常吃饭了,没有什么胃口,在看了患者自带的肺部CT片子后我考虑患者可能是肺癌,于是为患者办理入院。
近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胸外科刘伦旭教授、蒲强教授、刘成武副教授团队成功为一例右肺多发腺癌、二次手术的患者实施了单孔胸腔镜右肺下叶背段b亚段+外基底段+后基底段a亚段联合肺段/亚段切除+叶特异性淋巴结清扫术,成功挑战“极致微创”肺癌切除手术,避免了右肺下叶整个切除,为患者保留了更多健康肺组织。
湖北日报讯(记者龙华、通讯员李晗、张晓美)九旬老人三个月前体检发现肺上有个鹌鹑蛋大小的结节,穿刺活检的病理结果提示早期肺癌,他畏惧手术但保守治疗一个月效果不佳,担心病情恶化再次住院。医生邀请相同病情术后的老年患者“现身说法”令他终于克服恐惧,顺利完成手术。
3月22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省肿瘤医院院长于金明教授的诊室里来了一位特殊的病人,他是来自云南的殷先生。9年前,他被查出肺癌晚期伴有脑转移及淋巴结转移,经于金明院士的精心诊治,如今已痊愈。再见到精神矍铄的殷先生,于金明院士感叹道:“你创造了奇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