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美慧(林口长庚纪念医院复健科语言治疗师)(图片来源:erizof @ Flicker CC BY-SA 2.0;图中人物与内文无涉)“我们家伟伟4岁半了,原本就比同年龄孩子慢开口说话,说话又不清楚,最近常常说话结结巴巴⋯⋯一句话会重复好多次,也常常中断不连贯。
口吃的三大块之一的附加症状,可分为生理症状和行为症状。生理症状主要是因害怕口吃所表现的各种生理反应。如:呼吸紊乱、心跳加快、嘴唇抖动、肌肉紧张、眼睛紧闭、眼睛发直、四肢冰凉等。人在面对恐惧的时候,都会出现肌肉紧张和呼吸紧促的情况,严重的会出现痉挛现象。
口吃俗称结巴,是指措辞时字音反复或文句中缀的一种言语缺点,次要表示为言语节律掉调,语音或字句的反复、中缀、阻滞而不流利,可伴有言语助动的动作,如顿脚、拍腿等,可见于任何年纪的人群,但一般多在5—9岁起病,发病率男孩较女孩高2—4倍。
作者:袁运录(笔名:恨若秋水)笔者口吃历史尽40年,1988年只身赴上海接受了中国口吃病矫正界泰斗、中国口吃病康复事业的奠基者张景晖先生的心理指导,口吃病获得痊愈:心理障碍消失、心灵痛苦消失,心理纠缠解除。口吃病走上了自我康复的轨道。
你了解口吃吗?接触过口吃的人吗?据科普中国报道,1997 年,为加强全世界对口吃的重视,国际口吃联盟(International Stuttering Association,ISA)把每年 10 月 22 日定为“国际口吃日”,并决定每 3 年举行 1 次口吃者世界大会。
新华社赫尔辛基6月2日电(记者陈静)口吃是一种言语节律障碍。一个国际研究团队近日在英国《脑》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发现了导致口吃的大脑网络。口吃曾经被认为是一种心理障碍。然而,随着进一步的研究,口吃现在被认为是一种与调节言语产生有关的大脑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