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沈右荣从草根到钴业大王,30年创业,陈雪华逆袭为一代风云浙商。但当前,他的千亿钴业帝国正面临严峻挑战。2023年上半年,华友钴业(603799.SH)业绩时隔三年再度下降,公司设定的2023年扣非净利盈利60亿元目标,面临较大挑战。
近期铜价的上涨,带动铜相关个股表现活跃。而除了铜之外,另一种新能源战略金属,也同样值得我们关注。那就是钴,因为铜钴铜钴,铜和钴本身就是伴生矿。同时,钴也是重要的新能源电池材料,及航空航天合金材料,战略地位重要。
界面新闻记者 | 陶知闲界面新闻编辑 | 陈菲遐试图通过转型摆脱有色周期属性的华友钴业(603799.SH)再度陷入困境。今年上半年,华友钴业营收300.5亿元,同比下降9.88%;归母净利润16.71亿元,同比下降19.87%。
华友钴业于2015年刚上市时,业务主要依托于在刚果金布局的钴矿,也是当时钴资源最丰富企业。2016-2019年,钴价格受到三元电池价格影响,呈现先涨后跌的走势,钴价波动较大也导致公司整体产品的收入和净利润波动明显。
我们在 2021 年 4 月 21 日发布的《【东北新能车】华友钴业深度报告:从周期到成 长》中,详细论述了对华友钴业的认知应该从“周期成长”到“超级成长”,希望 市场清晰地看到公司在塑造的以及未来最强的能力是承受降价的能力而并非涨价 能力。
摘要:华友钴业创始于2002年,那一年陈雪华41岁,与他联合创业的是台湾人谢伟通。创始人陈雪华1961年出生,15岁初中毕业后开始养鸡、鸭、兔、水貂,16岁进入炉头乡翔厚村村办水泥化工厂并兼职卖豆芽,20岁年进入以生产硫酸铜【1】、氧化镍【2】的桐乡市华信化工厂,1995年工厂停产后,联合亲友承包工厂继续生产氧化镍。
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公司完成了总部在桐乡、资源保障在境外、制造基地在中国、市场在全球的空间布局;位于非洲刚果的钴资源开发基地是华友资源产业集团最重要的生产基地之一,成立于2006年,是华友钴业转型发展的重要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