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讯 (记者 王锐) 质优价廉的商品人人都喜欢,然而,有些商贩却以低价为诱饵,在秤上做手脚,消费者看似买到了便宜的商品,却不知自己遭遇了缺斤短两。昨天,市民张先生就打来电话,反映自己在买水果时,商家没有给足斤两。
图说:小何西村路口的水果摊,水果价格低得出奇。(武汉晨报)“八两秤”不稀奇,但你遇过“五两秤”吗?近日,租住在小何西村的梅先生在小何西村路口处的水果摊挑了5根香蕉,电子秤显示1.6公斤,每斤2.5元。摊主满口保证秤没有问题,梅先生付了8元。回到家后自称五根香蕉只有0.
本报讯(记者王悦文/摄)很多人都习惯探望病人时,买些水果当做礼物,但也经常存在“买的人不吃,吃的人不买”的情况,导致很少有人去留意斤两的问题,而看望病人买的多是贵重水果,缺斤少两也可能差了不少钱。近日,有市民向记者反映,他在医院周边买的水果存在缺斤少两的问题。
在超市内购买蔬菜、水果等商品时,称重后在塑料袋外部会贴上价格标签,有人就对这个动起了歪脑筋。12月4日,东阳市千祥派出所接到辖区一家超市报警,有一名女子购买的商品与称重结果不符,相差了近一倍,这是怎么回事呢?
手机一键下单,蔬菜瓜果很快送上门。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线上买菜成为不少上班族的新宠,各类“买菜”App积累了不少用户。不过,日前湖北一名男子吐槽自己网上买菜买了600克,实际只有350克。网络买菜遇到缺斤少两,该怎么办?
近日,有博主发视频称在江苏连云港某海鲜市场购物时发现商贩使用“鬼秤”与商贩争执后寻求市场主办方协助不料主办方人员竟抢夺其手机并要求删除视频后当地联合调查组发布通报称已对涉事商户和市场主办方依法进行行政处罚那么“鬼秤”捣鬼何时休?如何杜绝“鬼秤”情况的发生?
郭旭 黄家萌 自贡网记者 黄鸿日前,自流井区市场监管局接市民举报,称自流井区五星街某食品店售卖的食品在称重时,没有对盒子进行去皮称重,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了损害,希望市场监管部门查处。随后,执法人员进行了现场核实,并对商家的违法行为进行立案调查。
一年一度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即将到来,为帮助广大消费者有效规避消费陷阱和消费风险,引导科学理性消费,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连日来,我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结合消费投诉热点问题,推出“3·15消费警示”案例。
最近,有网友反映,被超市的塑料袋“背刺”了。原因是网友一直以为超市果蔬区称重所用的撕拉式袋子是免费的,没想到按斤称下来,也要不少钱。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塑料袋究竟值多少钱?我们记者也到杭州部分超市进行了调查。
据头条新闻微博报道:8月24日,海南文昌的程先生在网络发文称,其妻子于2023年7月15日在家里被当地一水果店老板黄某强奸,报警后警方以证据不足为由不予立案,被羁押的黄某释放三天后,程先生妻子受不了刺激跳水库自杀,目前尸体仍在医院太平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