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恩华(复旦大学)2023年的毕业季,“一批985毕业生选择主动延毕”的话题冲上热搜。而促使其火热的原因正是,这句话以过往的思维理解起来是矛盾的——和挂科、差学分等贬义词联系的“污名化”的延毕,怎么会成为大学生的“主动”选择?事实上延毕在当今的语境下的确是一个“污名化”的词汇。
那些年轻人为什么主动延期毕业李丹萍申请延期毕业(以下简称“延毕”)后,研二的姜芸在社交平台上写道:“这一次,我从未如此清晰地知道自己每一天的目的:继续读书、回归生活、愉悦自己。”她所在的专业为两年制,前一年半,她做了3份实习。
距离毕业季还有一个月,面对即将到来的人生岔路口,学生们作着各自的准备:有的选择读研,继续深造;有的走向工作岗位,开启从学生到社会人的身份转变;有的则申请延期毕业,为自己的人生进度按下暂停键。对于主动延毕的学生,各个学校的要求不同。
作者:王钟的大学延迟毕业,通常是考试挂科、论文未通过、学分未修满等学业出现特殊状况的学生所考虑的问题。不过,近年来,一些学生主动选择延迟毕业。据媒体报道,他们有的是为了在准备考研时享有校园的便利生活,有的是为了找到更理想的工作,有的还利用延毕以后的时间参加外校交换和访学项目。
□刘一昂(吉林大学)又是一年毕业季,在大多数学生即将离开校园、踏上人生新旅程的同时,有部分学生做出了另一种选择——延迟毕业。近日,一条名为“一批985毕业生选择主动延毕”的话题冲上热搜,引起热烈的讨论。
又是一年毕业季,如果搁在过去,在这时提起“延毕”二字,几乎所有大学生都要倒吸一口凉气。对研究生而言,延迟毕业,往往意味着毕业论文未能如期完成,或是答辩未能通过;而对毕业标准相对宽松的本科生而言,延迟毕业,更是接近于一种“人生污点”。
7月毕业典礼结束,大学室友们纷纷离开了校园。宿舍里只留下董蔓(化名)。她主动申请了延期毕业,“论文在修改阶段了,同时也准备考公务员”。按原计划,某高校教育类专业研三学生董蔓,2023年寒假后应该上交毕业论文初稿。
6月14日,话题#一批985毕业生选择主动延毕#冲上热搜。又是一年毕业季,部分学生做出了另一种选择——延迟毕业。据媒体报道,有的研究生为了以应届生身份找到更好的工作选择延毕;有的本科生因准备考研选择延毕,甚至为此主动挂科。
界面新闻记者 | 实习记者 李彦慧界面新闻编辑 | 黄月 董子琪“毕业”二字总是意味着学生生涯的结束,意味着新的起点与开始,在过去的两个月里,高校毕业生们收拾行囊,离开校园,前往他们人生的“下一站”。然而也有一群年轻人选择暂缓离开校园,用延迟毕业的方式为自己划出“安全区”。
□戴瑄葶(广西大学)不少人眼里,申请延期毕业(以下简称“延毕”)常常与家庭变故、生理疾病,以及挂科、毕业设计不合格等学业问题挂钩,延毕的学生也容易被戴上“有色眼镜”看待。即便如此,仍有不少学生选择主动延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