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团中央驻我县扶贫工作队的支持下,首批来自义乌市的饰品包装来料加工订单通过经纪人和义乌市场的对接正式在我县扶贫车间落地,20余名来自易地扶贫搬迁点的贫困劳动力通过培训后正式投入到加工生产中,县人社局、妇联等相关部门多次深入扶贫车间,指导了解来料加工产业发展,推动我县就业扶贫的前景。
【来源:潮新闻】临近年底,制作香肠腊肉是义乌人少不了的仪式之一。随着天气渐冷,义乌各大市场“灌香肠”也进入旺季。12月17日,记者来到义乌市中心菜市场,经营户周协正摊位前人气十足。几名员工正在进行绞肉、调味、灌肠、打结等工作,手上忙个不停。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潘璐 于诗奇2021年6月,新一轮“浙川对口”工作启动,浙江11个市62个县与四川12个市(州)68个县开展结对帮扶。三年里,155名浙江干部在川挂职,每年还有约1000名医生、教师等专技人才入川帮扶。
中新网义乌4月12日电(董易鑫) “我们今年增加了1条生产线,日产量从1500顶跃升至2000顶,工人也从30多人增加到70多人,但忙起来的时候还是不够用。”4月12日,浙江义乌一家帐篷企业负责人陈梦颖说,该企业一季度同比增长近20%,生产订单已经排到今年六月。
义乌的朋友前两天发过来几个服饰钉珠的样品,订单差不多7万多套,外贸单,工期50天,产品很简单,就是女孩T恤底部的一圈小珠子,工艺并不复杂,可是颜色特别多,一圈下来大小珠子总共564颗,可是颜色就要30多种,图片发给技术和几个工人看了一下,普遍感觉工价不能太低,原因很简单,这么多种
在浙江义乌一家帐篷生产企业,工人在缝纫机前忙碌。董易鑫 摄工人在帐篷仓库忙碌。董易鑫 摄4月12日,在浙江义乌一家户外用品公司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坐在电子缝纫机前,将手中的布料仔细对齐、缝织,动作熟练而精准。
采写/徐杨编辑/计巍义乌工商职业学院雪峰楼教室里正在打包快递的学生这是一座由“直播培训”、“网红基地”、“爆款”、“包邮”、“供应链”等关键词构成的城市。在义乌,各种年龄的“淘金者”,都在跃跃欲试,期待从火热的电商市场中分羹而食。